Monday, September 29, 2008
主認識的人
I.他是主所知道與認識的人
林前 13:12
我們如今彷彿對鏡子觀看、糢糊不清.〔糢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今天我們沒有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來到這裡!
千里迢迢、從美國、韓國、日本……………………..
都是因為我們與李牧師有關係
親屬關係 (家人)
同學關係 (老朋友)
同工關係 (牧者、退休牧師)
牧養關係 (高雄聖教會、桃園聖教會、東門聖教會)
也因著關係 我們對李牧師有不同的認識
”認識”是透過關係而來
父親的好友、敬重的長輩、事奉的同工+
聖經中的『認識』指的是關係
聖經最早用「認識」這兩個字是在創世記4希伯來文寫著「」(亞當認識夏娃)。中文譯本將之譯為「亞當與夏娃同房」這是指親密關係來自於認識。,這是兩造之間個別而親密的關系。對希伯來人來說:知識是指已發生的事之瞭解,它是一種「實在」。
表示「認識」包含著一種極親密的關係。
更重要的關係 主認識李昭德牧師
II.他已進入永恆真實的國度
一種體悟與瞭解 生死之間的省思
林前 13:8-11 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 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
“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
“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
“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講道、用方言禱告、追求一切的知識都是我們這些事奉神的人所追求的,我們也因為透過這些使自己也使我們周圍的人可以更清楚認識神及那永恆的國度。
20日禮拜六在湖內聖教會按牧禮拜坐在講台上,總幹事遞給我看他收到的手機簡訊,心中百感交集。一位新牧師的就任、退休牧師的隕落。
這段時間、我更想起我的父親
其實這就是真實的人生!我們有很多不明白
保羅的時代,人所用的鏡子是銅造的。把銅擦得閃亮當作鏡子,但那種鏡子不能把人照得很清楚。所以保羅說:“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我們在屬神的事上,就像對神自己和神的真理,我們的認識是很有限的,好像對著一面銅鏡觀看,不能看得十分清楚。
但一生為討上帝喜悅而活的人,卻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就是、永恆的家鄉,也等候一份真正永遠的尊榮。而上帝正為他們預備這一切。
希伯來書講到許多信心的偉人,他們始終看自己「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希伯來書11章13節)。「所以上帝被稱為他們的上帝,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16節)
一生所經歷的悲歡離合﹐坎坷不平。與主面對面﹐勝如在鏡子前照得一清二楚﹐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到那時恍然大悟。
Beyond the Mirror 鏡外人生
死亡不是人生終站。陰間和地獄不是人死後必然要去的地方。對於基督徒來說,天堂是永遠歸宿。死亡只好像移民,脫離如煙如夢的苦海人生,前往更美天家。
耶穌基督在世對門徒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 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 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翰福音十四1-3)
III.今天永存的最大的保證與延續
林前 13:8; 13
愛是永不止息。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8 Love never dies. 13 But for right now, until that completeness, we have three things to do to lead us toward that consummation: Trust steadily in God, hope unswervingly, love extravagantly. And the best of the three is love.
對比不同的人生
清朝有位才子名叫金聖嘆,他在要死之前感到前途茫茫渺渺、對於未來他完全一無所知,在懼怕中說出兩句表達他內心懼怕孤單的詩句、他這樣說:『黃泉路上無客店、今夜我要宿誰家?』這兩句話正可以代表一般人面對死亡的驚駭,因為不知死後要到哪裡去?
Ex.趙寧 一路好走 劉茵茵 至吾愛~~文
結婚15 年,趙寧遺孀劉茵茵說:「最後的這半年,我們朝夕相處,是最珍貴的 ... 1993年,趙寧結束單身王老五身分,與年齡相差二十五歲的劉茵茵結婚
信、望、愛的生命
一位宣教士了四十年在非洲的原始部落宣教,甚至他的妻子和兩名兒女埋葬在非洲,最後拖著老病之身,退休返回美國。
當船駛進港口,意外的發現有盛大的歡迎行列!看見一大群人聚集在岸上拉著一幅巨大的橫幅,上面寫著:“歡迎回家”。當腳踏上岸,他的心頓時下沉。突然,他發現岸上的人群聚集不是為了向他致敬,而是為了歡迎同船的泰迪.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1858-1919第二十六任美國總統)去非洲狩獵,同船歸來。
這位宣教的老戰士,提著箱子,獨自步下輪船,一陣孤單的感覺,連在非洲蠻荒都沒有感受過,現在忽然襲上心頭。他仰面向著上天,說:“神啊!我為他們付出這麼多年,現在期待一個人--只要一個人──前來歡迎我回家。也算過分嗎?”在內心的寧靜處,他似乎聽見神微聲說:"孩子,你還沒有到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