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1, 2008
宣教一種生命的態度
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中有一位選手是非常特別的;就是南非游泳選手娜塔莉(Natalie du Toit)高舉南非國旗領軍進場代。
她是歷史上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身體殘障女選手。娜塔莉(Natalie du Toit)1984年1月29日出生在南非開普敦、她並非天生肢體殘障,而是因2001年的一場交通意外使她失去左腳,當眾人以為她的運動生涯就此終結時,娜塔莉卻靠著驚人意志力重新站起來,並在今年西班牙舉行10公里馬拉松長泳資格賽中以2小時2分7秒8完成,正式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十公里馬拉松長泳比賽25名參賽者之一。
今年奧運會也是第一次舉辦十公里馬拉松長泳項目,將於八月20日在北京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雖然、在參賽的25名女子選手當中,俄羅斯選手娜莉薩(Larisa Iichenko)和美國克洛伊(Chloe Sutton)奪冠呼聲最高,但這位來自南非的娜塔莉(Natalie du Toit)卻最受囑目,對娜塔莉本人來說,如同國際十公里馬拉松長泳協會的標語一樣,No guts no glory, no pain no gain, no risk no reward,已做好充分準備的娜塔莉,不僅南非、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No guts no glory
No pains no gains
No risk no reward
沒膽識就沒榮耀 沒痛苦就沒收穫 沒冒險就沒回報
使徒行傳13-14章記載保羅”第一次”佈道宣教的旅程;大約經歷兩年的時間從主後46-47年或48年。這段事奉經歷中保羅向差派他的母會安提阿教會報告-神怎樣為外邦人開了信道的門(十四27)在這次的宣教佈道中共建立了四間教會(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特庇)但同時過程中也經歷艱難病痛、毀謗、攻擊、遭石頭攻擊……。
這次旅程也在後來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被提起,他「被人用石頭打過一次」(哥林多後書十一:25)。這是指保羅在路司得被從安提阿和以哥念來的猶太人挑嗦眾人用石頭打到暈死過去。另外、在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保羅說:「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這些地方所遭遇、所忍受的迫害,你都知道;但是,主救我脫離了這一切。」(提摩太後書三:11)可見他在第一次旅行傳道的所遇見的經驗相當深刻、難忘。
通常第一次的經歷或經驗是好或不好,常會影響我們的下意識決定我們會不會再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嘗試。
人總是很軟弱的,遇到苦難時常常作的選擇逃避或離開信仰。很少會透過苦難來反省信仰的內涵。
大使命的核心在於熱切渴望看到神彰顯在每個地方、每個人身上
宣教決不是那些「喜歡這玩意兒」的志願者獨有,它也不是一套理論。宣教是一種基督徒的生命態度,是一股動搖全世界的力量。若我們滿足上帝託付給我們的使命,將醫治帶給病患者,將安慰帶給將亡者,把食物帶給饑饉的人,為受欺壓者爭取公理。這就是上帝的宣教,是一股改變世界更深,更廣的力量,將開創一個神與人和宇宙萬物和諧的新天地。
聖靈引領事奉真貌
聖靈差遣並不是如我們想像的一帆風順
宣教士出去是聖靈所差派,祂也引導他們進入與邪惡勢力鬥爭的局面(十三9)耶穌開始事奉時、聖靈同樣引領耶穌到曠野與撒旦交鋒(路三22;四1-14)聖靈是差派宣教士的終極權威,教會只是聖靈使用的器皿。
☆事奉面對的艱難
路程的艱辛 - 從旁非他利的別加走向彼西底的安提阿,是從海平面的高度走向三千六百呎的高原,沿路荒涼盜匪出沒,這是一段艱辛的路程。
同工的分離 - 原來與他們同行成為他們幫手的馬可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
當他們的船行到旁非利亞的別加時,那稱呼馬可的約翰卻離開這個宣道隊,中途回耶路撒冷去了。聖經沒有記載他離開的原因,有人猜測,這個年輕人吃不了苦,也有人說,他可能不滿保羅取代巴拿巴成了帶頭的人,因為馬可和巴拿巴有親戚關係,他是巴拿巴的表弟(西4:10)。
病痛的纏身 - 當保羅到達南加拉太高原,罹患一種叫他身體日趨衰弱的病並且這並也影響了他的眼睛。(加四13)
人對福音的兩極反應
十三43 / 十三44-45;50 在安提阿
十四1 / 十四2 在以哥念
十四11-18 / 十四19-20 在路司得
多有跟從 V.43 / 棄絕這道 V.46
信的很多 V.1 / 不順從的 V.2
第45節提到在猶太聽眾中有人“滿心嫉妒”,我們在事奉中總會遇到一些叫人灰心失意的事,但只要是真心順服神去事奉,也就可以無愧於心。
猶如洗三溫暖;內外交攻
這些都會叫人想打退堂鼓;
權能事奉辯明真道
面對異端與邪惡勢力
Ex.巴耶穌
到塞浦路斯西邊的帕弗。在帕弗這地方遇到一位自稱為先知的術士巴‧耶穌,這人想阻擋當地的總督士求‧保羅信耶穌,結果被使徒保羅詛咒瞎了眼。
保羅在居比路島的首府帕弗與那反對福音的術士巴耶穌(約書亞之子的意思他是猶太人,猶太人本不可以行邪術;路加又稱他為以呂馬這名字是魔術師的意思)的衝突;事奉會遇見權能事奉,但我們不必懼怕福音的能力勝過異教的邪術。
Ex.現代新聞 神之子教會牧師帶領會眾觀落陰;他不是牧師他是乩童。
作神僕人的不卑不亢
不自卑、也不以為自己是神
來到路司得城,保羅因著醫好一位瘸腿的(使徒行傳 十四:8-10),莫名其妙地被眾人供奉為神明,連宙斯廟的祭司也都從城外來,躋身朝拜之林(使徒行傳十四:11-14),分別封保羅和巴拿巴為宙斯和希耳米,世人的宗教觀向來有「靈驗便是神」,至於所拜的是誰?更不用說所拜的神明是否有公義、慈愛、聖潔、信實、權柄等屬性。
聖經的宗教觀,正好完全相反,不是人照自己的形像來造上帝,乃是上帝照著祂的形像來造人 (創世紀一:26)。
我們必須很清楚知道,只要是人,就不是神。
華人文化什麼都拜,鬼、動物、植物、人…..。
在我們的文化中往往會把人當作神看待,包括已經過世了的祖先,後代的子孫也一再地敬拜。我們應該分清楚「敬祖」與「拜祖」之間的差別;前者是懷念、追思,但後者則是將祖先看成具有神力一般,會左右現今活著的人的各種行動、思想。
台灣許多廟宇就是供奉一些「有名」的人物。一九七○代台灣很流行的一齣電視劇;「西螺七劍」中,描述一位很重要、且有名的師傅:阿善師。結果當這齣連續劇演完後,民眾感動之餘,到墳地去把阿善師的墳墓找出來,重新建造蓋廟,把他當作神明供奉著。就像民間供奉傳說中的廖添丁一樣。比較近代的人物中,我們看到淡水有人供奉蔣介石,在高雄旗津有人供奉蔣經國、李師科,把他們當作神明看待,向之燒香、膜拜。在基督教信仰看來,這是很大的錯誤。因為基督教的信仰告訴我們:只要是人,就不是神。
創世記的作者告訴我們,人犯罪的第一步,就是夏娃接受引誘者對她說,人會「像上帝一樣」(創世記三:5)。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和巴拿巴做了信仰裡最為重要的事:讓路司得城的人知道,他們是人,不是神。然後,他們向該城的民眾介紹創造萬物的上帝。聖靈的力量是來自上帝,一個傳道者若是身上充滿著聖靈的力量,應該知道那是為了要帶領信徒認識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救恩,不是用來「神化」自己的。
作得勝者恆守真道
進入神國非易事(十四22);走信仰的道路要預備受苦(帖前三2-4、帖後一5、提後三11-13)
面對如此艱難的事奉,為何保羅不灰心喪膽,沒有違背天上來的異象(徒26:19),就是在殉道前(“澆奠”,4:14, 17, 18;參腓2:17),還任重道遠地叮嚀提摩太繼續走他走的苦路?
使徒保羅在事奉了三十幾年的歲月後,叮嚀提摩太說:“我在神面前..... 憑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囑咐你:務要傳道”(4:1-2).
神要用的工人,不僅是奉獻的人,更是被主召的人。神國度所要的人,不單是志願軍,而是受神差遣的部隊--“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羅10:15). 摩西不到八十歲前,即使有埃及一切的學問(徒7:22),因尚未蒙召,仍不能被主用。先知以利亞是在上帝的引導下(王上17:2),才出來事奉的。再看以賽亞(賽6)、以西結(結1)、耶利米(耶1)、阿摩司(摩7)等,亦同。
蒙召的人必是知道耶穌第二次再來要審判人,心中生發愛靈魂得救的牧者心腸的人(約21:15-17)!
司布真在傳道時,總是被兩個圖畫所感召。當他站在講台上,所注目的,不是台下的聽眾,而是聽眾上面的十字架與白色大寶座。如此注目,屢屢激勵自己,專心傳十字架上為人死而復活的主,免得這些聽眾離開救恩的焦點,免得將來,在基督第二次再來審判活人死人前,他們落入白色大寶座的審判中,再來怪他沒有傳該傳的道!
是因為遇見復活的耶穌
保羅也曾經和眾人一樣,摀著耳朵,齊心擁上前去,把司提反推到城外,用石頭打他(徒7:55-58)。但是自從遇見耶穌後,保羅一生徹底改變了,明白自己“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前1:16),且明白“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纔成的”(林前15:10).因此,他願意“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西1:24),並提醒那看到自己如何在第一次旅行佈道中受患難逼迫,因而信主的的提摩太(提後3:11):蒙召後就要徹底的奉獻!
十字架的道路是通往永恆榮耀唯一之路,榮耀之前必有苦難,但是苦難之後必有榮耀。他留下永恆的遺言:“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宣教工作不是一條易路,是條充滿苦難、艱辛的路途,但卻是邁向天國的門道。
基督教宣教歷史無論在何處,都可以看到宣教師血淚的見證。二千年來的教會是如此走過來的。我們若是到台南白河的白水溪教會去訪問,就會發現在教會門口有一座紀念碑,記述著宣教師甘為霖牧師遇難的故事;他在白水溪地方,被當地人傳說是殺死小孩,吃小孩的肉,喝小孩的血。鄉民利用夜間,放火燒了他的宿舍,甘牧師也是利用黑夜,抱著棉被逃出來。後來才知道原來要迫害他的鄉民,利用他出去傳福音的時候,把狗的骨頭埋在他的床鋪下,然後告官說甘牧師殺死人而食之。幸好他跑得快,要不然實在是死得很冤枉。類似的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但都說出一個事實:福音是在苦難、艱辛的迫害下成長。傳福音的工作實在很艱辛,需要更大的毅力和使命感。這種使命感需要極強的獻身心志才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