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7, 2008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意是說如果沒有規和矩,就無法製作出方形和圓形的物品,後來引申為行為舉止的標準和規則。
我們生活中如果沒有規則和法律.那早亂掉了,最簡單的例子:交通沒有紅,黃,綠燈,大家都隨意開,不用說,大家也知道後果會怎樣......大面積的堵車.大量的交通事故......
完美的工程來自於對每個形式與類型都有很明確的尺吋規範,相對的如果沒有這樣明確的規範,那一定不能完成一個建築物或是土木工程。
組織的管理是不能只見樹而不見林,有時候對某些部分的要求,或是犧牲組織成員的某些利益,卻能讓組織與所成員獲得更大的利益,這就如工程所談的沒有規矩如何成方圓的道理是一樣的,要建構一件美麗的建築物或一條道路,沒有清楚的尺寸規範與標準,如何能大家去依循與要求最後結合在一起的每個模組尺寸都會是一樣的規格呢?
領袖-Victory
Wednesday, December 17, 2008
Saturday, December 06, 2008
Walk steadily with God
Thursday, December 04, 2008
以目標為中心建構教會
十八世紀兩位最有影響力的傳道人是喬治‧懷斐德(George Whitefield)和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雖然他們是同時代的人,兩位都被神大大的使用;但是,他們在神學上、個性上、以及事工的組織上都有很大的差異。
懷斐德以他的講道著稱。在美國的旅行佈道帶動了馳名的大復興。因著懷斐德佈道而信主的人,往往沒有任何組織來跟進栽培;所以他工作的果效維持的期間就很短。今天,很少基督徒認得懷斐德這個名字。相反的,認得衛斯理。為什麼呢?衛斯理與懷斐德一樣,是旅行佈道家,在戶外舉行佈道會。但是,衛斯理也是個組織家,他設立了一套組織結構來完成他的目標。那個組織稱作衛理公會(Methodist Church)!
任何一次的靈命更新要能在教會裡持久,都必須有一套結構來牧養、扶持。
如何建立一個結構來確保五個目標都均衡地被重視。平衡是教會的健康之鑰。
領導者天然的傾向就是會強調他們特別覺得有負擔的,而忽略他們覺得沒有負擔的。設立一個系統和結構,有計畫的對教會五個目標加以平衡。
五種教會
贏得靈魂的教會:這樣的教會最常聽到的名詞是作見證、傳福音、救恩、決志、受洗、探訪、講壇呼召。在「贏得靈魂」的教會,除了傳福音以外,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經歷神的教會:這種教會的主要名詞是讚美、禱告、敬拜、音樂、屬靈恩賜、聖靈、能力、以及復興。注意力都放在敬拜聚會。這種型態的教會強調靈恩的,也有不強調靈恩的。
家族團聚型的教會-團契交誼的教會又稱作「宗親會」型的教會。愛、團契、歸屬感、關懷、關係、愛宴、小組、樂趣。大部分這種類型的教會人數都少於兩百人,一位牧師可以照顧的人數差不多就是這些。百分之八十的美國教會都屬於這種類型。一個家族團聚型的教會大概都無法成就很多事情。這種教會能在粗劣的講道、有限的財務、缺乏增長,分裂之下生存。「關係」是維持會友繼續來的關鍵力量。
課堂型的教會:會友帶著筆記本來教會,寫筆記。課堂型教會的主要名詞是解經式講道、查經、希臘文與希伯來文、教義、知識、真理、門徒訓練。
社會良心型教會:自由派專注在社會的不公義問題,保守派則傾向專注在社會的道德衰退問題。二者的異象都是認為教會理應在政治過程中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需要、服務、分享、關懷、立場、作點什麼。
有些教會其實是兩三種類型的混合。重點是,除非教會刻意計畫將五個目標加以平衡,不然大部分的教會總是強調一個目標,而忽略其他的目標。要有健康的教會,這五個重要的教會目標都應該被強調,並且取得平衡。
任何一個運動,本質就是專注於某個重點,才能帶來衝擊。
沒有任何一個超教會的運動能為基督的肢體提供保持健康所需要的一切。用遠大的眼光來看到教會五個目標平衡的重要性,是一件極重要的事。
把教會增長歸功於一個單一的重要秘訣,是太過簡單化,是不正確的。
教會不是被呼召做一件事,而是被呼召做許多事。這是為什麼平衡這麼重要。
身體由不同的系統組合成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骨架等等。當所有的系統都彼此平衡,稱之為「健康」,不平衡就是生病。相同的,平衡五個新約目標為基督的身體—教會帶來健康。
委身與成熟。
以一個新的眼光來看你的教會,教會裡每個人都對基督有相同程度的委身嗎?所有會友的成熟度都一樣嗎?
教會的目標要把人從最外圈(不成熟)→(成熟)。
群眾-每個出現在主日崇拜的人,他們是固定參加者。信徒和非信徒,委身於參加每週日的敬拜。
一個非信徒無法真實的敬拜,但是他能觀察別人敬拜。
會眾-在馬鞍峰教會,有那些決志接受基督,受洗,上過會員課,簽署會員誓約的人,被認為是會眾之一。
我們對擁有很多會員沒什麼興趣,只要那些合格而活躍參與的會員。
如果你教會的會員人數比你參加聚會的人多,你就必須認真考慮是否重新釐清教會會員的定義。
教會福音工作有沒有效果的一個指標是,群眾人數比會眾人數多25%。也就是說,如果你有200個會員,你應該至少有250個人經常參加聚會。
「委身者」-禱告、奉獻、專心接受門徒訓練而成長,卻還未積極參與事工。
委身:(1)每天有靈修時間,(2)十一奉獻,(3)在小組很活躍。3500人簽署成熟誓約卡,認定為「委身者」的一份子。
核心
少數獻身的同工與領導者,委身於牧養別人的人。主日學老師、執事、音樂事奉者、青少年工作者等等。核心同工形成教會的心臟。
參加每月核心訓練會。目前我們有大約1,500位核心同工。這些人我什麼都願意做,他們是馬鞍峰教會能力的秘密來源。如果有一天我突然過世,這一千五百位平信徒牧者做基礎,馬鞍峰教會也會繼續增長。
到達核心,這些做什麼?我們便把他們送回社區去做牧養工作!
牧養社區,餵養群眾,招聚會眾,像委身者挑戰,對核心同工加以門徒訓練。
耶穌只有在顯出祂對他們的愛,並贏得他們的信任之後,才要求那樣的委身。
每個人都不相同,有不同的需要、興趣、屬靈問題,就每個人的靈程實情而定。我們絕不能將對社區所做的與對核心同工所做的混淆在一起。群體都要求不同的作法。群眾不是教會—但是群眾可以變成教會。
Tuesday, December 02, 2008
生命的激情
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20年之後,你不會因做過的事後悔,而是會因為沒嘗試過而沮喪。所以,離開安全的港口,揚起帆、迎著風起航吧!去探索、去夢想、去發現!」
“Twenty years from now you will be more disappointed by the things that you didn’t do than by the ones you did do. So throw off the bowlines. Sail away from the safe harbor. Catch the trade winds in your sails. Explore. Dream. Discover.”
使徒保羅對生命的激情,源自於他對別人永生的關懷。在哥林多後書5章,他舉出三樣能讓他充滿激情的事。
第一,他瞭解必須為自己的服事交帳,而他希望在基督的審判台前能交出好成績(9-10節)。
第二,他被基督的愛所激勵,希望別人也能體會他經驗過的愛。在14節,他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14節)
最後,他知道一個沉淪的世界需要救主(20節)。
保羅乃是因基督的愛而激發出對人的熱情,我們也應當有如此的激情。讓我們把馬克˙吐溫的挑戰用在宣教上:「從安全的港口出發。」今天就和別人分享基督的愛。
Saturday, November 29, 2008
Thursday, November 27, 2008
Thursday, November 20, 2008
神的揀選法則
當手機推銷員保羅.普特Paul Potts 登上「不列顛的天才」這個極受歡迎的電視選秀節目時,沒有人對他抱著多大的期望。當這位全身緊繃,其貌不揚的男士宣佈他要唱歌劇時,評審們滿臉狐疑地彼此對看,一直到普特開口的那一刻。
他開始唱普西尼的「公主徹夜未眠」,他的聲音美妙極了,簡直是一鳴驚人!所有的觀眾不禁站立讚嘆、喝采,而評審更是震驚到話都說不出來。這是任何其他的電視節目所未曾有過的,其主要原因是這位極有天賦的人外表是如此的平凡。
在舊約時代,以色列的拯救者以一個牧羊童的樣貌出現在戰場上(撒母耳記上17章)。掃羅王和全營軍隊看見大衛擊敗歌利亞而贏得勝利時,都驚異不已,他們需要學習上帝看人的方法。上帝對撒母耳先知說:「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08
You can choose
乃縵身為敘利亞最神勇的軍隊元帥,擁有整個帝國所能給予的好處:影響力、財富和權勢,只除了一項:健康。乃縵身患痲瘋病。(列王紀下5章1-3節)
相反的,一名將軍府裡的侍女沒有任何選擇或權力,她不過是個戰俘,被迫終身為奴(2節)。但是她並沒有允許自己落入絕望和苦毒當中,反而全心為主人的最大利益著想,在她毫無發言權的宅第之中起身說話。
這位侍女並不認為她主人的痲瘋病是來自上帝的懲罰,反而將其視為引導乃縵在撒馬利亞尋找先知的機會(3節)。她的推薦給乃縵帶來了全然的醫治,他宣稱:「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上帝。」(15節)
今天,很多人有許多的選擇。但是仍然有許多人因著貧窮、疾病或其他惡劣的條件而沒有多少選擇。而且當危機來臨時,連那有限的選擇也化為烏有。
然而,有一個選擇仍然存在。就像乃縵的侍女一樣,不管條件如何受限,我們仍然能選擇服事上帝,並引導他人認識他。
Saturday, November 15, 2008
敢於領導
下面這段話是馬丁路德金恩牧師1963年在華盛頓 D.C林肯紀念堂前為爭取黑人民權平等所發表一篇情詞懇切、令人動容的一段話:
我有一個夢,就是有朝一日,這個國家終將會站立起來,真正履行其信條:"我們認為所有人生來平等 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在喬治亞州的丘陵地帶,奴隸的後代與奴隸主的後代,將能夠如同兄弟般地相處。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甚至密西西比州,這個充滿不平與壓迫的州,將轉化成一片自由與公正的綠洲。
我有一個夢,我的四個孩子,有朝一日將可以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裏:在此人們不是根據他們的膚色,而是根據他們的品行來衡量他們。
我有一個夢,有朝一日在阿拉巴馬州,儘管目前有許多惡毒的種族主義者,儘管州長叫嚷著要與聯邦政府對抗,有朝一日在阿拉巴馬州,黑人孩子與白人孩子將會像兄弟姊妹那樣親密無間。攜手並進。
我有一個夢,有朝一日"每一山谷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高低不平之地要成為平坦;崎嶇的地面要成為平原那時候,上主的榮耀要顯示出來;全人類都要看見。
美國1861年的內戰,雖然解放了黑奴,但美國的種族隔離仍然持續,黑人不能入讀白人學校。不能在招待白人的餐廳進食。不能乘坐同一輛公共汽車、不能充分參與美國社會生活。黑人的待遇跟白人相比,仍然很差。1955年12月1日,一名黑人婦女在公共汽車上拒絕給白人讓座位,因而被當地警員逮捕。所以,阿拉巴馬州的德克斯特街浸信會(Dexter Avenue Baptist Church)的馬丁•路德•金恩牧師挺身而出,為黑人的民權努力奔走,到各地發表演講,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他堅信有一天我們終將會成為自由人。並且這將是,這將是上帝的所有兒女們能夠以全新的意義
而今天金恩牧師的"夢想成真" -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
弟兄姐妹,你曾否為耶穌有過偉大的夢想?而今天,你的夢想是否正在進行?
今天我們要一同來看使徒行傳記載;保羅向以弗所教會長老的一段談話。保羅雖然不是以弗所教會的建立者,卻在他第三次旅行佈道時,在以弗所這地方佈道建立教會有三年之久。因此,透過在當地的事奉、生活,與以弗所教會建立深厚的情誼。但當保羅離開以弗所時他很憂心當時在以弗所教會內那些敵對他的猶太人到處唆使欺哄那些剛信主進入教會的基督徒混亂保羅的教導使人離棄真道,因此保羅就請以弗所教會的領袖同工們,到米利都相見,並給他們勸勉與提醒。
I.教會領袖必須勇敢盡責
使徒行傳二十18 他們來了、保羅就說、你們知道、自從我到亞西亞的日子以來、在你們中間始終為人如何、
保羅和以弗所長老相見,從訴諸自己的“為人”開始;不單是自己所認知的,更是以弗所教會領袖們他們可以“作見證”的。
馬丁•路德•金恩牧師的對話,提醒每個事奉者︰事奉中,你不但要專注所作的“事”,更要留意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而“你是什麼樣的人”優先次序絕對高於“你作了什麼樣的事”!
領袖要敢於領導 牧師是教會的領袖
因為牧師是從-『上帝那裡差來的』
曾經一位執事對牧師說: 你知道你是我『請ㄑㄧㄤˇ的』還是我『請ㄑㄧㄤˋ的』(台語)
都不是! 牧師是從-『上帝那裡差來的』「呼召」在新約原文出現了超過二百次。大略來說,這詞有兩個主要的用法。首先,有宣召人悔改跟隨神的意思。(太二十二1-14﹔路十四7-24等)可稱為「普遍的呼召」(General Calling),因為這是向所有世人發出的。所以、基督徒都被稱為「蒙召」的人(參羅一6-7,八28;林前一2, 24;啟十七14等)。
但、牧師、傳道者則是神呼召個人去執行某些特別的任務。是「使命的呼召」(Vocational Calling)
神學院除了功課、他要你清楚呼召,華神院長林道亮不斷告訴我們,不清楚呼召就回去賣豆漿。
既然如此、呼召我們的是上帝、我們事奉者要對祂負責!!
其實、聖經已經告訴我們、不要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
新和合本 林前 4:3 - 4:5
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 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 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 神那裏得稱讚。
今天事奉主的道路上,可悲的其實不是別人看不起,而是自己不清楚自己的身份。
牧師 -『上帝那裡差來的』來成全聖徒建立教會、教會執事、小組長成為牧師的幫手協助牧師完成聖工
領袖生命的典範,就如保羅對提摩太所說的……
提摩太前書四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當有保羅的Guts對他的會眾說
哥林多前書十一1 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
II.教會領袖必定付出代價
使徒行傳二十19 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又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歷試煉。
服事必定有眼淚
不要怕為事奉或所服事的人流淚;耶穌流淚、保羅流淚、先知耶利米更是愛哭鬼第一名,牧者的眼淚,不是一種挫敗或懦弱,是對所服事的教會和人們,心懷真愛而有的情不自禁。
一個深愛基督又真正關心他教會的人,才會有堅強的動機來想要這種職務。 當耶穌剛向他的門徒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叫他們也預先知道他快要受苦受死(可十33-34)。盡管主發出了感人的呼籲,要他們彼此相愛互相支持,可是言猶在耳,門徒卻在爭論誰為大!雅各和約翰,竟向主要求︰“賜我們在禰的榮耀里,一個坐在禰右邊,一個坐在禰左邊”(可十37)。他們貪圖榮耀的冠冕,卻未準備戴荊棘的冠冕。只有十字架才是通到榮耀的道路。
III.教會領袖必需持守真道
【使徒行傳二十】20 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裏、我都教導你們.
【使徒行傳二十】27 因為 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
保羅敢講這些話,因為這些都是真的,而且這些都對人家好。他不是在自誇、自大,他是的的確確在跟人講:我給你的是最好的。
“牧養上帝的教會”- 我知道我去之后,必有凶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所以你們應當警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地流淚,勸戒你們各人。
所以、保羅要講,即使冒犯他的同胞也要講。保羅愛他的同胞,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從生命冊上放下,只要他的同胞能得救。他愛猶太人,但猶太人所傳講的是不能叫人得救的,他不能容許。「愛同胞希望他們得到真理」,和「堅持真理希望人得到上帝」,不但不衝突,而且是一致的。所以、當我們責備異端、邪說、錯誤,甚至咒詛,保羅說,如果有人傳另外一個耶穌,他就可咒可詛,願他下地獄,即使那是天使或保羅自己。這不是驕傲,是愛人的靈魂,是忠於上帝。感謝主,保羅說我就是跟你們講這些,我都講了,只是再提醒你們一次。有些事實在應該避諱不說,譬如我多對、別人多錯,這些「不好意思講,講了好像我不謙卑」的事,我也還是跟你們講,為要你們得到好處,不被牽引誘惑。
我有一個夢
建立一個健康、熱情、卓越、有影響力的教會
Friday, November 07, 2008
向師母們致敬
我的妻子與我一同事奉主服事教會、我為神所賜給我最棒的的妻子感謝主;也分享一篇馬鞍峰教會華理克牧師寫的文章,每一位牧師背後都有一位敬虔、愛神的師母成為我們的支持。
神賜給我最好的禮物,除了救恩以外,就是我的妻子凱伊(Kay)。因為她,我的生命更豐富多采,我的事奉更果效倍增。
在1979年,我剛從神學院畢業,神賜我一個植堂的夢想。如果沒有凱伊委身實踐神旨、甘心樂意犧牲、誠懇愛顧人群和信任她理想化的丈夫,這個夢想就永遠不會成為事實。
我和凱伊極不相同,結婚初年十分難熬,但因為我們從不考慮離婚,所以被逼學習彼此相愛和適應,結果就經歷了生命成長、事奉擴展和一段真誠滿足的關係。
她給我百般鼓勵
當我面對艱鉅的困難或不當的批評時,她幫助我保持清晰的觀點,凱伊奉行葛培理師母的原則:「神的責任是使我的丈夫謙卑,我的責任是愛他。」早年當別人訕笑我建立龐大教會的異象時,凱伊卻全心相信我。
在沒有金錢、會眾、物業或支援的情況下,我們離開安舒的德州,往南加州最昂貴的地區開荒植堂,凱伊從不懷疑神的供應。
多年來馬鞍峰教會由一個家庭增長至數萬人,搬遷過56個聚會地方才安定下來。適應轉變不是凱伊的天賦才能,只是她容讓神在她的性格中培育這種特質。她也有一顆僕人的心,看見教會有甚麼需要,就熱切投身服侍。
她忠於神的話語
凱伊渴慕神的話語,不單只是學習,更堅持每天應用實踐。她被譽為優秀的聖經教師真是名不虛傳,她以摯誠和謙虛來教導,敏銳回應聽眾內蘊的傷痛。正如保羅一般,不單分享福音,也分享生命。
雖然凱伊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建立教會,但是她總以家庭為重,我和三個子女都很「崇拜」她,不明白她怎麼可以成功兼顧多種要求甚高的責任。
她接納損失私隱
在我們居住的社區中之中,約有十分一居民參與馬鞍峰教會,我們往哪裡去也很容易被人認出來,這樣的感覺並不好過,但是凱伊說:「事奉就是要生活在公眾的目光之中,有困難也有特權,要選擇專注在正面的益處。」
我和凱伊獻身於一個共同目標,就是接觸、教導、鼓勵和差遣人在神的國中參與服侍。要達成目標,我們必須撥出充裕的時間來傾談討論,保持密切和深度的溝通。
她補足我的軟弱
我和妻子合作事奉的價值,就是我們可以互補長短:我異象宏大,她無微不至;我善於帶領群眾,她感覺個別需要;我信心膨脹,她小心謹慎。融合兩人的性格而取得平衡,我們就能更有效地為神所用。
你可能認為我們是一對「超人」,事實上,正如凱伊所說:「神喜歡用很平凡的人來作不平凡的事情。」跟據我的觀察,神使用我妻的原因,就是她永不停止成長,她個人在靈性、情感和知識上的成長,對我是的一種恆常的挑戰。
我相信有一天我妻會站在基督面前,聽見祂說:「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哪,你作得好!」
~ 本文作者Rick Warren 與九位牧師受邀撰文向他們的師母致敬,文章附錄於 H.B. London Jr. & Neil Wiseman 的著作 Married to a Pastor ~
神賜給我最好的禮物,除了救恩以外,就是我的妻子凱伊(Kay)。因為她,我的生命更豐富多采,我的事奉更果效倍增。
在1979年,我剛從神學院畢業,神賜我一個植堂的夢想。如果沒有凱伊委身實踐神旨、甘心樂意犧牲、誠懇愛顧人群和信任她理想化的丈夫,這個夢想就永遠不會成為事實。
我和凱伊極不相同,結婚初年十分難熬,但因為我們從不考慮離婚,所以被逼學習彼此相愛和適應,結果就經歷了生命成長、事奉擴展和一段真誠滿足的關係。
她給我百般鼓勵
當我面對艱鉅的困難或不當的批評時,她幫助我保持清晰的觀點,凱伊奉行葛培理師母的原則:「神的責任是使我的丈夫謙卑,我的責任是愛他。」早年當別人訕笑我建立龐大教會的異象時,凱伊卻全心相信我。
在沒有金錢、會眾、物業或支援的情況下,我們離開安舒的德州,往南加州最昂貴的地區開荒植堂,凱伊從不懷疑神的供應。
多年來馬鞍峰教會由一個家庭增長至數萬人,搬遷過56個聚會地方才安定下來。適應轉變不是凱伊的天賦才能,只是她容讓神在她的性格中培育這種特質。她也有一顆僕人的心,看見教會有甚麼需要,就熱切投身服侍。
她忠於神的話語
凱伊渴慕神的話語,不單只是學習,更堅持每天應用實踐。她被譽為優秀的聖經教師真是名不虛傳,她以摯誠和謙虛來教導,敏銳回應聽眾內蘊的傷痛。正如保羅一般,不單分享福音,也分享生命。
雖然凱伊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建立教會,但是她總以家庭為重,我和三個子女都很「崇拜」她,不明白她怎麼可以成功兼顧多種要求甚高的責任。
她接納損失私隱
在我們居住的社區中之中,約有十分一居民參與馬鞍峰教會,我們往哪裡去也很容易被人認出來,這樣的感覺並不好過,但是凱伊說:「事奉就是要生活在公眾的目光之中,有困難也有特權,要選擇專注在正面的益處。」
我和凱伊獻身於一個共同目標,就是接觸、教導、鼓勵和差遣人在神的國中參與服侍。要達成目標,我們必須撥出充裕的時間來傾談討論,保持密切和深度的溝通。
她補足我的軟弱
我和妻子合作事奉的價值,就是我們可以互補長短:我異象宏大,她無微不至;我善於帶領群眾,她感覺個別需要;我信心膨脹,她小心謹慎。融合兩人的性格而取得平衡,我們就能更有效地為神所用。
你可能認為我們是一對「超人」,事實上,正如凱伊所說:「神喜歡用很平凡的人來作不平凡的事情。」跟據我的觀察,神使用我妻的原因,就是她永不停止成長,她個人在靈性、情感和知識上的成長,對我是的一種恆常的挑戰。
我相信有一天我妻會站在基督面前,聽見祂說:「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哪,你作得好!」
~ 本文作者Rick Warren 與九位牧師受邀撰文向他們的師母致敬,文章附錄於 H.B. London Jr. & Neil Wiseman 的著作 Married to a Pastor ~
Sunday, November 02, 2008
千年傳統 全新感受
為基督贏得這城市
【現代中文】主的靈臨到我,因為他膏立我,揀選我,要我向貧窮人傳佳音。他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光明;受欺壓的,得自由; 並宣告主拯救他子民的恩年。
亞半球大國崛起:亞洲強權再起的衝擊與挑戰
今天西方的勢力式微。亞半球新興國家逐漸茁壯長大,很多人都太活在「台灣」的視野裡面了,我們應該將視野擴展到亞洲、世界,更要展開視野去瞭解更多深一層的內涵。從之前的歷史角度到現在的世界組織運作狀況,再期許未來整個亞半球應該努力的方向。
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的資深外交官,現任新加坡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的馬凱碩(K. Mahbubani)在《亞半球大國崛起──亞洲強權再起的衝擊與挑戰》(The New Asian Hemisphere)一書中點破,亞洲崛起是不可逆轉的世界大勢,亞半球大國重返世界舞台,全球秩序將因此更和平、更穩定。
世界銀行估計,到了今年,地球六十億人口中,有一半將居住在城市,而在一九八○年代,住在城市的人口只有二九%。目前全球十九個千萬人口的超級城市中,就有十一個在亞半球。
海角七號劇中的代表了講了一段話:「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把整個恆春放火燒掉,然後再叫那些年輕人通通回來,回來重建恆春。」
以弗所-保羅的宣教策略
以弗所是羅馬帝國在亞洲的首府,位於愛琴海的東邊,是羅馬帝國東西交通要道,海陸貨運的轉運站,因此 人口密集,商旅不斷,至為富庶是個繁榮興盛的商業中心。城內有一個可容兩萬四千人的露天大劇場,還有號稱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亞底米神廟,並有推喇奴講學用的廊院。以弗所人的經濟,文 化,宗教活動於此可見一斑。但是以弗所巫術盛行,寫有咒語的書被認為具有消災、 醫病、趕鬼的能力,因此有人願意出高價收購。
保羅第二次宣教旅途回程曾經路過以弗所,當時他未多逗留,只留下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婦在那裡工作 (徒 18:19),時間約為公元 51-52 年。這是保羅第一次訪問以弗所。他離開以後,有亞歷山大人亞波羅前來這裡講解聖經,教訓人有關耶穌基督的事(徒 18:24-28)。
I.熱情 – 堅持、不變的態度
i.不要停留在過去的回憶裏 不要活在過去 落在沮喪與憂傷之中
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本來計畫在亞西亞以以弗所為基地,但是聖靈禁止他(6~7節),他就按著常識(“sanctified common sense”)往弗呂家、加拉太。到了每西亞,想往庇推尼,但是耶穌的靈又不准,只好越過每西亞,來到特羅亞;一直到聽見歐洲來的呼聲為止,才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約書亞所要走的路,摩西事前並沒有走過;保羅往歐洲的城市宣教,他自己以前也沒走過。全是神親自的帶領。保羅在小亞細亞體驗到聖靈的引導,包括神關了門,並開了另一扇門。
保羅也為了是否帶馬可一起去,和同工巴拿巴起爭論,甚至彼此分開。但保羅沒有讓自己的思想淪陷在失敗的回憶裏,他「揀選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們把他交於主的恩中。他就走遍敘利亞、基利家,堅固眾教會。」
保羅對過去的心路歷程-「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就是對腓立比的教會說的(腓三13~14)。邱吉爾說的好:“如果我們要為現在和過去爭執,我們會喪失未來。”要往城市宣教,需要在失敗中常常仰望敗部復活的主耶穌。
ii.在困難中持定天上來的異象
保羅每到一處城市總是先到猶太人聚集的會堂傳道,第8節經文說:「保羅進會堂,放膽講道」,他講了多久了呢?經文說:「一連三個月」。保羅連續對同一群人傳福音、介紹耶穌就是救主。所以,我們傳福音要鍥而不捨、忍心等候,不要因為對方一次、兩次的拒絕,就輕言放棄。
所有事奉神的人特徵-在困難重重中顯現出他們的「蒙召」和「使命感」。當所有的同胞都嘲笑挪亞造大船,他不僅沒灰心喪志,還繼續傳道一百廿年。也當效法摩西,在行了一個個神跡後,雖然法老王的心越來越剛硬,百姓的苦楚和抱怨也越厲害,但他卻緊抓住天上來的異象,再行下一個神跡!
今年2008美國職棒大聯盟 (MLB)美國聯盟冠軍賽-坦帕灣光芒隊與費城人隊爭奪世界冠軍,這兩隊都沒有台灣的球員,更沒有紐約洋基與波士頓紅襪的出名,但卻吸引我注意。
光芒隊一年以前,若論薪資與實力條件可能是全美國職棒大聯盟 (MLB)倒數的一二,但今年卻創下許多世界記錄,雖然今天在2008世界大賽總冠軍輸給了費城人隊,依然不減他們給世人的好印象。一個年年吊車尾拿倒數成績的球隊,不曾被看好也未曾被看到反轉曙光蹟象的光芒隊,卻一場一場的精彩演出好戲與逆轉,連洋基與紅襪的教練都稱許說:這是一支讓人敬佩與敬畏的球隊,從今起他們不再叫「弱者」。
今年,光芒隊教了我們一堂如何奮戰不懈的課,沒有最好的薪資、沒有最好的支援、甚至自己家鄉也沒有多少人看好他們,過去幾年他們卻累積了多少噓聲與嘲弄,今天他們贏得全世界的掌聲與注意,叫那些曾看不起他們的人羞愧。
我們人生也常常如此不是嗎? 你是光芒還是洋基? 其實只要你盡力演出都可以精采,時候到了你就是贏家。
隊史沿革 1995年 坦帕灣魔鬼魟隊 Tampa Bay Devil Rays
II.自慢 – 專業、自信的承諾
這兩個日文漢字,指的是一人最拿手的事物,最常見的用法是餐廳貼出的宣傳文案:味自慢……,就表示某某菜是餐廳廚師的最自信、最有把握的絕活。
每一個人存在的價值是因為他有一種能力,或專長,或專業,十分自信,很少人能比,每一個人用這種能力服務別人、效力公司,贏得認同、贏得尊敬,也賴以安身立命。這正是「自慢」的意思
「自慢」的含意,背後的意境發人深省:
(一)「自慢」一個人一輩子的承諾及永遠的追逐。是每個人一生的榮譽也是心靈的認同。
(二)「自慢」是追根究柢的研究學習與永不停止的反覆練習。
(三)「自慢」是期待呈現最完美的自己,讓別人得到最大的滿足。
傳福音不是隨意亂作、而是有計畫並聽從聖靈的引導
在第二次旅行佈道時,保羅剛開始並不明白上帝的時間表。直到他聽到了歐洲來的呼聲,「於是從特羅亞開船,一直行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亞波利。從那裏來到腓立比,就是馬其頓這一方的頭一個城,也是羅馬的駐防城。」(11~12節)。上帝預備了呂底亞(14節)、囚犯、獄卒等著保羅一行人;從長遠的屬靈眼光來看,神也已經預備了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哥林多城的教會。
我們應該學習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裏去。」(來十一8)。
也學習保羅的「雄心」,第三次旅行佈道在以弗所時,就準備往羅馬(徒十九21); 在哥林多時,已經計畫往西班牙去(羅十五28)。
西 1:28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的引到 神面前.
「自慢」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價值,服務別人、奉獻社會;同時也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生存方法。「自慢」不就隱含了所有的意思,我們一輩子追逐「自慢」、培養「自慢」、揮灑「自慢」、奉獻「自慢」、販賣「自慢」,用「自慢」聯結外在世界,也用「自慢」彰顯每一個人的價值。
一輩子我都在努力學習「自慢」中。
III.團隊 - 在孤獨的人生客旅中,尋找屬靈夥伴
保羅,一生的事奉不斷尋找同工如巴拿巴、馬可、西拉、提摩太(使十六1~3)、路加、呂底亞、百居拉、亞基拉……等;保羅的異象從計畫到落實,往往與團隊事奉相結合。最棘手的哥林多教會,就是被他提拔多時的專業人士提多所解決。
葛福臨佈道會、
家是世界最重要的地方、
聖誕節佈道聚會
Saturday, November 01, 2008
雅博渡口的摔跤-神與人之間
Ⅰ.上帝沒有立刻用他的大能大力、將雅各摔倒,他寧願用人的樣式、人的力量、人的鬥力方式來跟雅各摔跤,慢慢地讓雅各知道、與他摔跤的是誰?
愛和教育的過程也像一場摔跤。真正的愛、是一遍又一遍讓對方瞭解。
Ⅱ.人類和上帝對抗,最大的力量不是犯罪、不是拜偶像、不是作奸犯科,而是人類使用自己的力量,並且單單靠自己的力量。
上帝摸雅各的大腿筋、讓他瘸了、不再依靠自己的力量,只能依靠上帝的力量。
Ⅲ.上帝給雅各的祝福,不是在摔跤時,而是在雅各大腿受傷、完全失去力量,只能用手拉住上帝時。
雅博渡口的這場摔跤成為雅各一生的轉捩點,上帝在此祝福他、成他為以色列就是得勝者的意思。真正的得勝就是不再依靠自己的力量、而完全依靠上帝的力量而行。
亞半球崛起
這是一個亞半球的世紀。
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的資深外交官,現任新加坡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的著名學者馬凱碩(K. Mahbubani)在《亞半球大國崛起──亞洲強權再起的衝擊與挑戰》(The New Asian Hemisphere)一書中點破,亞洲崛起是不可逆轉的世界大勢,亞半球大國重返世界舞台,全球秩序將因此更和平、更穩定。
這也是一個亞半球城市的世紀。
據世界銀行估計,到了2008年,地球六十億人口中,有一半將居住在城市,而在一九八○年代,住在城市的人口只有二九%。目前全球十九個千萬人口的超級城市中,就有十一個在亞半球。
城市的世紀
在亞半球,已出現了城市的典範移轉。
亞洲過往的經典城市,是以效率、規劃和金融活動設計出來的商業城市,例如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他們代表了亞洲足以和西方世界媲美的妥善規劃、積極執行和有效領導。
但是,誠如《創意城市》(The Creative City)作者蘭德利(C. Landry)預測,全球化已產生了新動能,無論大小城市,都要從地區、國家和全球的觀點重新評估,並且深度思索自己的目標、角色與定位。
城市的命脈,不再只是效率和商業,而是創意與文化。城市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有大規模開發的水泥叢林,而在於它有一本許多創意部落不斷微型儲蓄的文化存摺。
在城市創意風潮下,有一群亞洲城市快速竄起,長出自己獨特的風貌。
韓國的驕傲首爾,一手刮起韓流風潮,將南韓拱上全球科技與文化頂峰;五十四萬人口的澳門,只有台北市三分之一大,反而擊敗了規模超過它十倍的巨人拉斯維加斯,成為全球賭都;曼谷居民的平均所得,不到西方大城的三分之一,卻像個磁鐵那樣,不斷磁吸西方人才,來了就不想離開。
台中不是首都,人口剛破百萬,還能夠用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策略,走自己的路;台北儘管不是亞洲最繁榮的大都會,卻有深刻的生活、文化與民主素養,制定了華人世界的論述標準;面積最大的皇城北京,在奧運的加持下全面翻新,端出了亞洲首都的氣勢。
這些城市都有一些共通特質:首先,他們都曾經活在經典名城的光芒下,澳門、台北和台中旁邊有個東方明珠香港,曼谷附近有新加坡,北京有上海,首爾則有東京。其次,他們都遭遇過困頓,曼谷和首爾被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拖垮,幾乎奄奄一息;澳門曾是黑道橫行、旅客避之唯恐不及的治安危城;台中過去被嘲諷是沒有文化只有色情的異色城市;台北經歷了沉默的十年;北京則在SARS 的侵襲下宛如空城。最後,他們用嶄新的思維、創意與活力,渡過危機,站上亞半球時代的浪潮。
新“亞”勢力崛起
六個亞半球創意城市,總人口將近四千萬,吸納了國際流動的資金與人才,每年還吸引超過七千萬人次的觀光與商務旅客,形成一股新的“亞”勢力。
Monday, October 27, 2008
雲上太陽
歌羅西書三:1-2節
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裏有基督坐在 神的右邊。 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舊金山一家報紙報導:一個年輕人在路上意外的撿到一張五元美金鈔票,於是從此養成了他走路看地上的習慣。報紙上說,這些年來,他累積的收穫是29516個鈕扣,54172根別針,20個銅板,外加駝背和個性上的怪癖,這就是他不斷朝地上看所換來的代價。除了這些、這些年來,他還失去了一些東西––沒有工夫欣賞陽光之美、星辰之閃爍、朋友的笑容以及藍天白雲。
有時我們很像這個人,並不是說他們走路看馬路、由於他們太重視今生,卻忽略了屬靈與永恆方面的事。他們花費所有的時間追求今生的名利,也許多多少少得到一些短暫的滿足和快樂。老實說,這樣作很划不來。
萬變的世界、多變的人生
2006年8月8日,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條列的書目中有56,170本書的書名中有「變」(change)這個字;11,195本書的書名中有企業變革(business change)這個詞;另外有2,404本書的書名有「全球變化」(global change)這個詞。數不清的報紙、雜誌及24小時新聞頻道,幾乎是把整個地球上的事物全翻過了一遍,鼓吹一切都在變化中。變得這麼多又快,誰能趕得上?沒人趕得上。
反聖嬰現象-全球暖化
九月份颱風一個接一個報到……..
金融風暴
美國次級放貸引發金融風暴、如骨牌效應般、使全球金融市場大亂、華爾街股市一洩千里…
商業周刊 第1092期 2008-10-22 撰文者:王文靜
「冰島破產」- 最新一期商周封面故事,冰島-這個鄰近北極圈的國度,雖然全國人口只約當基隆市,但是漁獲量稱霸世界全球約四分之一的鱈魚來自此地更傳奇的是,幾年前的轉折,冰島的漁夫們換上西裝,成了銀行家,也一躍成為世界第八富有的國家。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金融自由化、過度槓桿,導致在十月七日「冰島的銀行神話破滅了」。冰島總理哈德(Geir Haarde)宣布,國家瀕臨破產。 天堂國度破產了!富貴轉眼空,之於國家,之於個人都是如此。這次金融海嘯,看到特別多這樣的故事。
永恆的真理、不變的依靠
太陽底下盡是新鮮事?
幾千年前聖經記載所羅門王寫出下面的名句:「過往曾發生的事,將來也必再發生,先前作過的,將來也必再作。在日光之下,根本沒有新奇的事。」傳道書1:9
Mind set 奈思比11個未來定見
MIND SET!Reset Your Thinking and See the Future
•定見,主導一切改變!
《Mind Set! Reset Your Thinking and See the Future》
奈思比,選用mindset作為英文書名。最簡單的中文翻譯,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心態」,一是指「傾向或習慣」。這兩層意思,又剛好可以相互補充。一個人的心態,是他過去傾向與習慣的累積,反過來看,他要用怎樣的傾向或習慣,亦可以重新鑄造他的心態。
在時間不停留,趨勢一波又一波捲來的人生座標上,我們需要一些「定見」,才能泅泳於變與不變的浪頭上。
奈思比認為,我們對事情抱持的觀念或是採取的認知思維,其作用就如同飛機雙翼的切風角度,目的就是要以特定角度獲得最大的飛行速度;人的心態就像是雨水(資訊)下到土地,至於長出什麼植物(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就看個人的心態(土地)了。這個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接收資訊。幾乎各項判斷都被思惟所驅使。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以不變的價值面對萬變的世界
今天,我們如何因著基督的信仰,以不變的價值面對萬變的世界以致我們雖然住在這個世界之中,行事為人卻可以跟這個世界有所分別。
思想意念的改變
I.正面積極的思想與眼光 「把時間拉長看」
箴 4:23 所思所想要謹慎;你的生活形態是由你的思想鑄造的。。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短短幾節保羅就重複提到兩次「上面的事」,一次要我們「追求」,一次要我們「思念」,要我們把「上面的事」設定為生活的第一優先。
●「求」:「seeking」,「尋求」、「渴求」,且原文的時態表示這是「繼續不斷的尋求與渴求」。
●「思念」:「思想」、「以....為念」。且原文的時態顯示保羅要信徒「持續不斷的以天上的事為念」。
Ex.冰島 冰島人以千百張兒童小臉為景,重新搭出這希望的牆。永遠對未來充滿信心。是他們最大的本錢。
II.堅持到底的意志與行動
行其一生,不變其志
王永慶先生創業七十七年「勤勞樸實」、「追根究柢」是他奉行一生的價值,,奉行的理念,如此簡單,連小學生都懂,但沒幾人能做到。
「行其一生,不變其志」這是永豐餘集團總裁何壽川對王先生精神下的註解,說得極好。何家與王家的淵源很深。民國五十年代,經濟部發出台灣第一張PVC廠的執照,原本屬意給何家,後來何家放棄,轉給王永慶。這才會有後來的台塑,世界級的巨人。我們問,回想當年,何家會後悔嗎?何壽川說得坦然,執照只是一張紙,重要是做事業的人,「我父親講了,如果換我們做,絕對不是今天(台塑)的規模。」確實如此,就算當年王永慶沒有進入石化產業,我相信他也會在在另一個產業,創造出世界格局。從一根扁擔起家,跨出商人的格局,在歷史上留下一頁驕傲。
III.尋求依靠不改變的上帝 回溯到源頭處
911葛理翰牧師證道詞-
911讓我們看見經濟、武力都可能倒下但我們必須堅持因為我們的根基信仰不會倒下。
永不改變的上帝
【雅各書一】16 我親愛的弟兄們、不要看錯了。17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Message
使人疲於奔命的改變
-婚姻的質變/孩子的成長/工作的變遷/朋友的聚散/環境的榮枯
-前途茫然、身心不寧
處於一個因不斷改變而帶來混亂的世界裡,上帝擁有能夠讓我們安頓身心的屬性── 祂永不改變。
-基於神不改變的屬性;基於上帝口中的真道
-神的真道使我們在多變的世界中,不致於被迷惑、落在試探裡
-在多變的世代中緊緊抓住倚靠上帝不變真理的引導
尋求並倚靠永不改變的神
多變的人生、不確定的世事,是生命難免的衝激
在多變的人生中,上帝是我們不變的倚靠
可以倚靠神因為……
神的美善與全備永不改變
緊抓住神的話語……
尋求並倚靠永不改變的神
無論是住在美麗的高山,
或是躺臥在陰暗的幽谷;
當你抬起頭,你將會發現,
主已為你我而預備。
雲上太陽,它總不改變,
雖然小雨灑在臉上,
雲上太陽,它總不改變,哈!它不改變。
Thursday, October 23, 2008
每早晨都是新的
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背在他的肩上
當我們的孩子還小時,我們的滿腔熱情,常常使我們走得太快或太遠,而他們的腳多半沒多久便酸痛起來。無論我們如何鼓勵他們終點就快到了,他們卻始終跟不上我們。
接著,我便會聽到哀求聲,並伴隨著舉起的雙手:「爸爸,你可以背我嗎?」我會說:「沒問題。」然後把孩子扛在肩上。因為他又小又輕,所以並不會造成我的負擔。
有多少次,我就像孩子那樣感到疲倦困乏,最終發現自己所努力的一切看似徒勞無功;我無法繼續完成任務。但是我卻學習到,我可以將手伸向我在天上的父;他總是陪著我走,我可以請他背我。
我知道他會將我背在他兩肩之中,如同牧羊人扛起他迷失的羊一般(路加福音15章5節)。他會高興地整天背著我,因為我又小又輕,不會成為負擔。在他那裡我得以歇息,因為「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同耶和華安然居住;耶和華終日遮蔽他,也住在他兩肩之中。」(申命記33章12節)
Monday, October 20, 2008
When you believe
Sunday, October 19, 2008
三合一的服事
那時,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和以色列人爭戰。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裏要拿著 神的杖,站在山頂上。」 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 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 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
電影「埃及王子」中,有一幕摩西和在皇宮中一同長大的法老兒子拉美西斯王子(Rameses)拉著馬車比賽,以極快的速度彼此追逐,他們無視於行人的安全,撞翻了市場的水果攤和建築工程的支架,沿途留下一團混亂和殘破不堪的局面。
當法老發現他們魯莽荒唐的行徑時,把他們找來嚴厲地訓斥拉美西斯王子,擔心埃及王朝將來岌岌可危。拉美西斯卻無知地回答說,埃及王朝立國已經有千百年歷史,一個表面上無害的小事件應該不會有什麼影響的。法老有智慧地回答說:「只要有一個脆弱的環節,就足以瓦解整個帝國。」
這段聖經描述這場與亞瑪力人所發生的戰役,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所經歷的頭一場戰爭。
以色列人所經歷的第一場得勝的戰役,對我們有屬靈的教訓。
對以色列人而言,他們是毫無作戰經驗的一群;他們才剛離開埃及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而且經過長途跋涉好不容易身體疲憊地來到利非訂這個地方、他們並不熟悉這裡的地理環境、而且過去都是在埃及作苦工,有力氣但卻不會打戰,充忙離開埃及更沒有充分的武器裝備。
相對的,那時的亞瑪力人(以掃的後代)是世居迦南地的原住民,他們長期居住在南地沙漠,熟悉這曠野的地形,而且亞瑪力人生性好戰兇殘,個個饒勇善戰,作戰經驗豐富,平時養精蓄銳常趁敵人不備之際發動攻擊(申命記25章17-18節)。他們這次主動的來攻擊以色列人,這時,注定是亞瑪力人贏得勝利因為不管你從哪個角度來看,以色列人這次看來是必死無疑了。
一場人注定失敗的戰役,後來卻是一場得勝的戰役。這戰役致勝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屬靈生命的爭奪戰,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什麼?
I.領袖高舉神的杖.
得勝的關鍵 – 舉起神的杖
神揀選了摩西成為以色列的領袖,是為要彰顯祂的大能大力. 更重要的、神使用摩西作為祂的器皿,去彰顯祂是與祂的百姓同在的,用他來引導祂的百姓.所以、當以色列人看見摩西舉起神的杖,他們就知道神與他們同在,他們就不再懼怕他們的仇敵.
一般當我們評估或描述一場戰爭,我們所看重的是雙方的兵力、戰術、武器配備,作戰的方式,但我們卻在聖經這段經文中絲毫看不見對這些方面的描述,只看見得勝的關鍵在於摩西拿著神的杖舉起手來。
摩西最重要的任務是用手舉起神的杖 with the staff of God 因為、當摩西的杖舉起時、以色列人爭戰就得勝,相反地、當摩西的手下沈亞瑪力人就得勝。
其實、摩西所舉起的杖的本身並沒有任何的魔力,它只不過是一根木頭作的杖而已. 但是當全能的神透過他的僕人摩西用這根杖的時候, 它就非同凡響了。
它分開了紅海、
它擊打磐石、磐石便出水
惡者非等閒之輩,若憑著我們的力量我們無法攻破撒旦的堅固營壘,教會要能在這時代作見證,我們得勝的唯一秘訣就是-走在神的道路上。
《領袖》
A.最重要的工作是舉起神的杖
神的”杖”摩西的杖並沒有魔力;而是過去百姓看見神透過這杖使紅海分開-使法老屈服在神的權柄之下;使磐石出水。
神的杖是指神的心意。
亞瑪力人是非常野蠻並且好戰的民族,他們絕非等閒之輩,單憑著這些沒有受過訓練的以色列百姓,是不可能勝過他們的。
B.領袖要站在高處
高處是在山上,高處會使領袖完全暴露在人前。這也是作領袖必須付上的代價。作領袖難免被人指點。
但領袖要像老鷹、看得遠、隨時遨翔於屬靈的領域中,超越世俗的洪流。
10月10-11日聖教會牧者同工研習會幾間教會分享成長的經驗。10月14-17日韓國宣教研討會
不是方法、不是策略、而是道路與態度。
II.同工不斷的守望.
幫手的任務是協助領袖去成全神派他去做的工作.
《幫手》
A.一同上山
與領袖一同上山、不要讓他孤單。每週登牧師的消息不是因為牧師很棒、很忙;而是因為牧師容易受攻擊、需要同工禱告!
領袖不要獨自上山
摩西並沒有一個人上山,他與亞倫戶珥一起上山。,
我們要有禱告的同伴、一起分享的同伴。
B.有智慧的幫助者
做為幫手最重要的工作是幫助領袖成功。
團隊的同工不是他多有能力或是多高的學識,最重要是他有沒有盡忠職守、願不願意合作、與牧師同樣的異象前行。
充滿智慧並被聖靈充滿的幫助者-亞倫與戶珥
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
這些同工的智慧與幫助成為摩西持續爭戰的原因。他們沒有傻傻的站在旁邊,也用手支持著。他們想了一個方法把石頭搬來、請摩西坐下然後省力的在旁邊扶著。他們不累摩西也可喘息。
服事上幫手的人不能追逐私利或一己的成就. 他們要用智慧和技巧有效地來支持領袖們, 使領袖們能夠完成神要他們去完成的任務.
III.同心竭力的爭戰
約書亞要領以色列人到前線打仗, 聖經說約書亞照者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 他就得勝了. 約書亞年青, 勇敢,和精力充沛, 但如果他不肯順服摩西, 這一切都於事無補. 在華人教會裏面有很多人才, 但是一個人越能幹就越難順服別人.
屬靈事工成功的因素:
其一就是共事者必須有共同的目標;
其二就是共事者必須各就各位善用神所賜予各人的才幹來服事. 倘若每個基督徒都參予服事, 那是何等美麗的一副圖畫呢! 當領袖, 幫手,和執行者三合一的來服事主耶穌的時候, 我們大家都會多麼快樂啊!
《執行者》
A.順服聽命的人
西點軍校的性格培養
西點軍校,一向以培養最優秀的領導人才為己任。自1802年建校以來,西點建立了一套獨特的教學體系,為美國乃至全世界培養了不可勝數的傑出領導人才。有人曾就西點的這種獨特之處說:美國前500強大企業教給人理論,而西點則教給人品德。
西點的校訓:責任、榮譽、國家,正是西點最核心的理念所在。
B.堅持使命直到得勝
堅持到底直到得勝
從使徒時代到現在,兩千年來,耶穌犧牲的愛吸引祂的兒女,前仆後繼傳承這福音的大使命。他們至今仍然說話:
* 為己無所求,為主求一切 – 倪柝聲
* 我若有一千英磅,中國可以全部支取;我若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 – 戴德生
做一個宣揚那呼召我們出黑暗入光明之神的美德的使者。~也就是去做一個傳福音的人!上帝賜給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能力,但我們不一定都曾迸發出自己的潛力和才華。電影《英雄本色》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 Braveheart中的一句台詞:「我們每個人都會死,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真正活過!」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
大使命的棒子已經交在我們手裡。無論我們為祂去到哪裡,聖靈必然帶領,祂要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Saturday, October 18, 2008
擁有一個「良師俱樂部」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找對好老闆,可以讓自己升官三級跳,但是都忘了主動將老闆組成「良師俱樂部」……
甲骨文台灣區前總經理李紹唐分享自己職場成功的經驗之談:一個人一生有3次機會,『第1次是啣著金湯匙出生,第2次是結婚時找到豪門婚姻,第3次是職場上碰見良師益友的貴人!」。
去敲主管的門,詢問自己的缺失在哪裡?自己還有哪裡可以改進?做什麼事情可以創造績效?因此,他能夠快速的將每一位主管都當成良師益友來學習,累積了競爭力,也加快了升遷的速度。
弘兼憲史的《課長島耕作》系列漫畫,讓島耕作由一介小職員到大商社董事之路的升官秘訣,就在於他擁有一個「良師俱樂部」。所謂良師,包括他的直屬長官、已逝的公司創辦人與其女婿,他們都是島耕作在職場上的貴人。讓島耕作快速升官的貴人們,共同特徵是「職位高、有智慧、經驗豐富的長者」,他們組成的「良師俱樂部」,是讓島耕作能在職場生存、發展、壯大的武功密技。
單單一位良師,他的專業、經驗和視野及人脈關係可能不夠寬廣,對你的成長助益可能有限。你需要不同的良師顧問,以充實你的『良師俱樂部』。這是隆納德.耶波博士(Ronald N. Yeaple)在《高薪俱樂部》(中文版由經典傳訊出版)給所有上班族的建議。
隆納德.耶波認為,個人想要在職場上發展、成長,不只要接近一位良師,而是應該組成個人的「良師俱樂部」。
俱樂部的成員應該包括︰1、直屬上司;2、公司內另一位高階主管(但別找上司的老闆或敵人),他可以讓你更了解,公司正在發生什麼你老闆不知道的事;3、其他同業的高層主管,他可以幫助你了解業界最新的動態,甚至可以分享有關職位的機密消息。
如何尋覓他的mentor(良師益友)?
「二度、二力與二心」等6項原則,服膺這些原則,不但主管樂於拔擢你,即使主管異動,也喜歡帶著你往上爬,無形中加快了自己成功腳步。
這6項經營貴人主管的原則如下:獲得賞識靠「二度」:配合度與積極度
1.配合度:必須讓老闆覺得,「什麼事情找我就對了!」當老闆覺得一位部屬很好用時,自然願意委以重任。
很多年輕人對於老闆交辦很多雜事,可能會覺得「當初錄取我時,也沒說要幫老闆訂機票、匯帳款,更沒說要幫老闆打字、打文件。」因此而萌生退意,但如果職場年輕人能夠正面思考說:「這是老闆給我證明能力的機會。」那麼,這位年輕人就為自己找到了貴人主管。所以好主管、壞主管,完全存乎你的一念之間。
2.積極度:必須主動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讓老闆覺得你任勞任怨且積極主動,那麼升遷就有機會了。
老闆一定是喜歡拔擢樂於做事情的人,而不是整天埋頭苦幹但卻只做自己崗位事情上的人,所以如果要讓主管賞識自己,就要主動任事,挑選別人不想幹的苦差事,以證明自己的工作積極度。
職場升遷憑「二力」:專業力與執行力
3.專業力:職場該有的專業技能必須要擁有,才能讓老闆覺得可以賦予重任而不會出錯。自己肚子裡沒有東西,主管即使想拔擢你也有心無力,因此,職場上該有的本職學能與專業能力,還是要事前準備好,才有辦法為貴人主管所用。
4.執行力:要具有能把事情做好的執行能力,這樣才有職場績效可言。職場辦公室並不需要滿腹經綸的學者,如果缺少執行力,再好的點子都是空談,老闆也不會交付重任,所以把一件事執行到位的能力絕不可少。
跟隨主子重「二心」:責任心、分享心
5.責任心:要懂得跟老闆隨時回報進度,讓老闆放心。
自己的親身經驗為例說,有位部屬原訂週五早上要交報告,因為一直沒有回報進度,讓身為總經理的他一直以為計畫都在進度中,不料,週四傍晚他才知道,該位員工報告根本趕不出來,問過以後員工才支支吾吾的說:「我想努力看能不能靠自己完成。」這種不懂適時回報進度的員工,就是會讓主管頭痛的職員。
6.分享心:勇於跟老闆分享自己的看法,公、私事都可以談。
分享內心世界,許書揚認為,可以拉近主管與部屬的距離,讓老闆覺得你是自己人,願意把主管當成大哥、大姊一般,這樣內心自然會多了點親近與提攜之心,有機會就多加照顧。
「總結來說,當一位老闆覺得你很好用時,你就有機會了。」
前美國總統艾森豪在西點軍校讀書時,成績平平,一點也不出眾,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的同學都已在法德邊界參加實戰,並因為立下戰功而快速升官,但是他卻仍在內勤單位擔任沒沒無聞的參謀職務。
艾森豪不甘平淡,他認為,想繼續在軍中發展,只有找到良師才能勝過他的同學。最後他找到了備受尊敬的指揮官福克斯.康納將軍(General Fox Conner),並請調到這位將軍麾下,將這位將軍當成師父學習。
艾森豪很幸運,康納將軍正好有意培養接班人,2人因此成為師徒,關係猶如父子。艾森豪雖沒有戰功,卻得到良師20年功力及人脈,展開輝煌的政治生涯。如果沒有這位良師,艾森豪不可能登上美國總統寶座,「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我的精神導師康納將軍。」艾森豪在自傳中寫到好主管也要靠自己選。
領導者的天職
「領導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為別人加值(add value to the others)。」-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被美國網站「國際領導大師(Leadership Gurus International )」票選他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世界級領導大師」第一名。現年六十一歲的麥斯威爾,職業生涯前二十五年,原本是一名牧師。他在美國加州、印地安那州等地帶領過的教會非常成功,隨著影響力擴增,《財星》(Fortune) 前五百大企業、西點軍校與美國全國橄欖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紛紛找他演講,一九九五年,他終於決定辭去教會的職務,全職進行演講、寫作、發展領導訓練事業,終於成為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領導力專家。
這位被選為排名第一的領導學大師 :見面三十秒就能激勵人心。
Saturday, October 11, 2008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腓立比書三12-14節
西班牙的巴賽隆納,有一座高60公尺的紀念碑是用來紀念在1492年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1451~1506 Colombo Cristoforo)。這座巨大的雕象清楚刻畫著哥倫布他遙望著遠方,一手指向新大陸,另一手中握著好像是地圖的東西,眼中閃爍著決心。這個雕像,清楚展現出一個具有目標的人的樣貌。腓立比書3章12-14節中保羅他的決心清楚表露無遺。他的方向是「向著目標竭力追求,為要得著神在基督耶穌裡召我來得的獎賞」(14節),他的決心則是來自他自知,那是他所尚未得著的(12,13 節),而他的藍圖是「竭力追求,好使我可以得著基督耶穌要我得著的」(12節)。
一個具有目標的生命,必須有三項核心要素:一個清楚的目標,一份突破的決心,以及一份竭力的行動。
I.清楚的目標 -「向著目標竭力追求,為要得著神在基督耶穌裡召我來得的獎賞」(14節),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曾經有人問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在射箭時要如何一矢中的?』蘇格拉底給了一個發人深省的答案:『射箭要能一箭中的,就是先對準箭靶就比較有機會射中靶心。』
II.突破的決心 -來自他的自知, 那是他所尚未得著的『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12,13 節)。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
不斷學習的教會
保羅不是消極地承認自己還未達到絕對完全的地步,而相反地他卻積極地立志追求。
邁進未來,我們需要領受一個從神而來清楚的追求方向,一張從神而來顯示前面道路的地圖,以及一份堅定的決心,讓我們不輕言放棄,直到抵達終點!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在1676年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如果說我看的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視野才能更加遼闊,千萬不要讓狹隘的目光和偏見,遮蔽了自己的眼界,讓自己喪失欣賞美麗風景的機會。
III.竭力的行動 -「竭力追求,好使我可以得著基督耶穌要我得著的」(12節),
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
渴慕是一件事,追求是另一件事,渴慕加上追求的行動才可能成為實際,「竭力追求」有些英文譯本翻作press on(努力向前)這字在原文有「追趕與獵取」的意思,追趕與獵取需要格外的奮力才能作到,甚至需要付出許多代價。
全力以赴
每天都把最好的獻給神
一代拳王喬路易的教練Jack Blackburn說,每一次上場都要盡力地打。每一次的比賽、演出都要將它當作是唯一的一次,把最好的表現出來。
攜手同行
中國昆明一處集市上有人擺出兩個大竹簍。沒蓋子的,紙牌子上寫著「螃蟹一隻5元」;有蓋子的,紙牌子上寫著「烏龜一隻10元」。
朋友很好奇地問攤主:「為甚麼烏龜籠要蓋上,螃蟹籠卻不用蓋呢?」
原來,烏龜有一種特異功能:一見天光,就自動列隊集合,最大的烏龜在最下面,次大的爬到牠背上,再小一點的爬到第三層,更小的爬到第四層,就這樣一隻疊一隻直抵籠口,讓最上面那兩三隻可以逃出籠外。
至於螃蟹,「手腳」可就比烏龜靈便多了,按理根本不須「疊羅漢」,就可以逃之夭夭。問題是,只要有任何一隻開始沿著籠壁往上爬,其他螃蟹不知為甚麼,一定一擁而上「七手八腳」把牠給拉下來、然後壓在最底下,由於牠們這種「互相監視」的習慣,所以根本不用擔心發生「越獄」問題。
在教會、我們是要像籠中龜那樣彼此扶持、互相成全,還是要像籠中蟹那樣相忌相恨、你拉我扯呢?聖經加拉太書五章十三節和十五節,不就是這樣勸勉我們嗎?「……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你們要謹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滅了」
與神同工
我們台灣聖教會設立迄今82周年,感謝神。
許多牧者與教會同工在各處殷勤忠心地服事。
我們委身建立教會,奮得萬民。請繼續支援我們,完成神所託付我們的使命
宣告:「相信神要做更大的工作!」對未來充滿盼望!
宣教之父威廉克理 William Carey 說:『期待上帝作大事;為上帝圖謀大事』
”Except great things from God; Attempt great things for God”
腓立比書三12-14節
西班牙的巴賽隆納,有一座高60公尺的紀念碑是用來紀念在1492年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1451~1506 Colombo Cristoforo)。這座巨大的雕象清楚刻畫著哥倫布他遙望著遠方,一手指向新大陸,另一手中握著好像是地圖的東西,眼中閃爍著決心。這個雕像,清楚展現出一個具有目標的人的樣貌。腓立比書3章12-14節中保羅他的決心清楚表露無遺。他的方向是「向著目標竭力追求,為要得著神在基督耶穌裡召我來得的獎賞」(14節),他的決心則是來自他自知,那是他所尚未得著的(12,13 節),而他的藍圖是「竭力追求,好使我可以得著基督耶穌要我得著的」(12節)。
一個具有目標的生命,必須有三項核心要素:一個清楚的目標,一份突破的決心,以及一份竭力的行動。
I.清楚的目標 -「向著目標竭力追求,為要得著神在基督耶穌裡召我來得的獎賞」(14節),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曾經有人問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在射箭時要如何一矢中的?』蘇格拉底給了一個發人深省的答案:『射箭要能一箭中的,就是先對準箭靶就比較有機會射中靶心。』
II.突破的決心 -來自他的自知, 那是他所尚未得著的『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12,13 節)。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
不斷學習的教會
保羅不是消極地承認自己還未達到絕對完全的地步,而相反地他卻積極地立志追求。
邁進未來,我們需要領受一個從神而來清楚的追求方向,一張從神而來顯示前面道路的地圖,以及一份堅定的決心,讓我們不輕言放棄,直到抵達終點!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在1676年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如果說我看的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視野才能更加遼闊,千萬不要讓狹隘的目光和偏見,遮蔽了自己的眼界,讓自己喪失欣賞美麗風景的機會。
III.竭力的行動 -「竭力追求,好使我可以得著基督耶穌要我得著的」(12節),
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
渴慕是一件事,追求是另一件事,渴慕加上追求的行動才可能成為實際,「竭力追求」有些英文譯本翻作press on(努力向前)這字在原文有「追趕與獵取」的意思,追趕與獵取需要格外的奮力才能作到,甚至需要付出許多代價。
全力以赴
每天都把最好的獻給神
一代拳王喬路易的教練Jack Blackburn說,每一次上場都要盡力地打。每一次的比賽、演出都要將它當作是唯一的一次,把最好的表現出來。
攜手同行
中國昆明一處集市上有人擺出兩個大竹簍。沒蓋子的,紙牌子上寫著「螃蟹一隻5元」;有蓋子的,紙牌子上寫著「烏龜一隻10元」。
朋友很好奇地問攤主:「為甚麼烏龜籠要蓋上,螃蟹籠卻不用蓋呢?」
原來,烏龜有一種特異功能:一見天光,就自動列隊集合,最大的烏龜在最下面,次大的爬到牠背上,再小一點的爬到第三層,更小的爬到第四層,就這樣一隻疊一隻直抵籠口,讓最上面那兩三隻可以逃出籠外。
至於螃蟹,「手腳」可就比烏龜靈便多了,按理根本不須「疊羅漢」,就可以逃之夭夭。問題是,只要有任何一隻開始沿著籠壁往上爬,其他螃蟹不知為甚麼,一定一擁而上「七手八腳」把牠給拉下來、然後壓在最底下,由於牠們這種「互相監視」的習慣,所以根本不用擔心發生「越獄」問題。
在教會、我們是要像籠中龜那樣彼此扶持、互相成全,還是要像籠中蟹那樣相忌相恨、你拉我扯呢?聖經加拉太書五章十三節和十五節,不就是這樣勸勉我們嗎?「……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你們要謹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滅了」
與神同工
我們台灣聖教會設立迄今82周年,感謝神。
許多牧者與教會同工在各處殷勤忠心地服事。
我們委身建立教會,奮得萬民。請繼續支援我們,完成神所託付我們的使命
宣告:「相信神要做更大的工作!」對未來充滿盼望!
宣教之父威廉克理 William Carey 說:『期待上帝作大事;為上帝圖謀大事』
”Except great things from God; Attempt great things for God”
Friday, October 10, 2008
計算恩典
傑瑞米•泰勒(Jeremy Taylor)是17世紀的英國牧師,他因為信仰而受到很大的逼迫。但是即使他的房子被洗劫,家人陷於貧困狀態,財產被沒收,他仍然數算那不能失去的恩典。
他寫道:「他們沒有拿走我愉悅的面容、喜樂的靈以及良知;他們也沒有奪去上帝的供應、他所有的應許……我對天堂的盼望、以及我對他們的寬容;我依然可以睡、可以消化、可以吃、可以喝、可以閱讀、可以默想。人若還能有這麼多可以喜樂的理由,就不該選擇坐在自己『那一小把刺』上面。」
也許我們的遭遇不像傑瑞米那麼艱難,但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挑戰與困境。我們是否只是抱怨?或者我們選擇不讓這「一小把的刺」以及我們的困難遮蓋了上帝所賜予出人意外的豐富恩典?
當我們想要抱怨的時候,讓我們記起上帝的信實,並且「稱謝耶和華,求告他的名,在萬民中傳揚他的作為……要記念他奇妙的作為和他的奇事。」(詩篇105篇1節,5節)
Thursday, October 09, 2008
方向、地圖、決心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西班牙巴賽隆納,有一座紀念碑是用來紀念發現美洲大陸的克裡司多弗 • 哥倫布。這座雕象刻畫出他遙望遠方,一手指向新大陸,另一手中握著像是地圖的東西,眼中閃爍著決心。這個雕像,展現出一個具有目標的人。
保羅也是一個具有目標的人。他的決心在腓立比書3章12-14節中清楚表露。他的方向是「向著目標竭力追求,為要得著神在基督耶穌裡召我來得的獎 賞」(14節),他的地圖是「竭力追求,好使我可以得著基督耶穌要我得著的」(12節),而他的決心則是來自他自知,那是他所尚未得著的(12,13 節)。一個具有目標的生命,必須有三項核心要素:一個清晰的方向,一張有助益的地圖,以及一份堅定的決心。
我們也需要領受一個從神而來清楚的追求方向,一張從神而來,顯示前面道路的地圖,以及一份堅定的決心,讓我們不輕言放棄,直到抵達終點!具備這些要件的人,鶴立雞群且堅忍不拔,完成任務。
西班牙巴賽隆納,有一座紀念碑是用來紀念發現美洲大陸的克裡司多弗 • 哥倫布。這座雕象刻畫出他遙望遠方,一手指向新大陸,另一手中握著像是地圖的東西,眼中閃爍著決心。這個雕像,展現出一個具有目標的人。
保羅也是一個具有目標的人。他的決心在腓立比書3章12-14節中清楚表露。他的方向是「向著目標竭力追求,為要得著神在基督耶穌裡召我來得的獎 賞」(14節),他的地圖是「竭力追求,好使我可以得著基督耶穌要我得著的」(12節),而他的決心則是來自他自知,那是他所尚未得著的(12,13 節)。一個具有目標的生命,必須有三項核心要素:一個清晰的方向,一張有助益的地圖,以及一份堅定的決心。
我們也需要領受一個從神而來清楚的追求方向,一張從神而來,顯示前面道路的地圖,以及一份堅定的決心,讓我們不輕言放棄,直到抵達終點!具備這些要件的人,鶴立雞群且堅忍不拔,完成任務。
不要成為微弱的環節
『你要謹慎自己,留心自己的教訓。在這些事上要有恒心,因為你這樣作,不但能救自己,也能救那些聽你的人。』(提前4:16,新譯本)
電腦動畫「埃及王子」的影片中,有一幕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摩西從水中被拉出之後,他和法老的兒子拉美西斯 (Rameses) 在皇宮中一同長大。有一天,這兩位埃及王子拉著車比賽,以極快的速度彼此追逐,無視於行人的安全,撞翻了水果攤和建築工程的支架,沿途留下一團混亂和殘破不堪的局面。當法老發現他們魯莽的行徑時,嚴厲地教訓拉美西斯,擔心埃及王朝岌岌可危。拉美西斯卻無知地回答說,埃及王朝立國已經幾百年了,一個表面上無害的小事件應該不會有影響。法老有智慧地回答說:「只要有一個脆弱的環節,就足以瓦解整個帝國。」
當畢業後,奉耶穌的名服事,要記得你們是加入過去歷代眾聖徒榮耀的事奉行列之中。不要成為那個脆弱的環節,破壞了這偉大的聖工。要留心兩個錯誤的假設,那將有損於我們成為耶穌基督忠心僕人的委身。特別值得留意的兩點:
第 1、 我們犧牲的比別人多
有時候,教會的會友會善意的告訴我們,我們的犧牲是比別人多,好教我們感受到自己是特別的。我們很快地沉浸在人們的恭維裡,缺乏客觀的評估。我們開始產生這種假像,以為我們放棄了很多的事物,而且比別人還多。這是一種自欺心態。容我提醒你們:在教會領導階層的每一位,他們的犧牲如果不比你們多,也不會比你們少。不實際的期望,不僅強加在我們身上,也同樣地強加在別人身上。批判是每一個領導階層所必須承擔的包袱,不論是在那個領域,包括政治、商業、非營利機構以及家庭結構中。工作時間長、超時工作,已經是許多執行人員和行政人員共同普遍的經驗。儘管我們犧牲奉獻地服事,我能肯定的是,我們並不孤單!
第 2、我們值得特別的禮遇
有時候我們會受到會友們特別的禮遇,因為他們希望藉此表達對我們關懷和愛。他們也許在提供服務的時候給我們很大的優惠折扣,或者甚至不收費,有些是為了在經濟上幫助我們,或為要表達身為會友蒙受牧者照顧的感謝之情。對於他們的愛,我們應該心存感恩,表達我們的感謝。教會的會友們也會以能夠加惠於自己的牧者而引以為榮的。問題是,一段時間後,我們開始期盼免費的服務,以為所有的服務都應該享有最優惠的補助。有時候,我們甚至會要求獲得特別的禮遇。當來到這個地步的時候,我們就貶抑了上帝僕人的身份到最卑微的地步。但願我們不致淪落至此!
服事是一種特權。讓我們一起建立榮耀的事奉。不要成為那個脆弱的環節。
電腦動畫「埃及王子」的影片中,有一幕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摩西從水中被拉出之後,他和法老的兒子拉美西斯 (Rameses) 在皇宮中一同長大。有一天,這兩位埃及王子拉著車比賽,以極快的速度彼此追逐,無視於行人的安全,撞翻了水果攤和建築工程的支架,沿途留下一團混亂和殘破不堪的局面。當法老發現他們魯莽的行徑時,嚴厲地教訓拉美西斯,擔心埃及王朝岌岌可危。拉美西斯卻無知地回答說,埃及王朝立國已經幾百年了,一個表面上無害的小事件應該不會有影響。法老有智慧地回答說:「只要有一個脆弱的環節,就足以瓦解整個帝國。」
當畢業後,奉耶穌的名服事,要記得你們是加入過去歷代眾聖徒榮耀的事奉行列之中。不要成為那個脆弱的環節,破壞了這偉大的聖工。要留心兩個錯誤的假設,那將有損於我們成為耶穌基督忠心僕人的委身。特別值得留意的兩點:
第 1、 我們犧牲的比別人多
有時候,教會的會友會善意的告訴我們,我們的犧牲是比別人多,好教我們感受到自己是特別的。我們很快地沉浸在人們的恭維裡,缺乏客觀的評估。我們開始產生這種假像,以為我們放棄了很多的事物,而且比別人還多。這是一種自欺心態。容我提醒你們:在教會領導階層的每一位,他們的犧牲如果不比你們多,也不會比你們少。不實際的期望,不僅強加在我們身上,也同樣地強加在別人身上。批判是每一個領導階層所必須承擔的包袱,不論是在那個領域,包括政治、商業、非營利機構以及家庭結構中。工作時間長、超時工作,已經是許多執行人員和行政人員共同普遍的經驗。儘管我們犧牲奉獻地服事,我能肯定的是,我們並不孤單!
第 2、我們值得特別的禮遇
有時候我們會受到會友們特別的禮遇,因為他們希望藉此表達對我們關懷和愛。他們也許在提供服務的時候給我們很大的優惠折扣,或者甚至不收費,有些是為了在經濟上幫助我們,或為要表達身為會友蒙受牧者照顧的感謝之情。對於他們的愛,我們應該心存感恩,表達我們的感謝。教會的會友們也會以能夠加惠於自己的牧者而引以為榮的。問題是,一段時間後,我們開始期盼免費的服務,以為所有的服務都應該享有最優惠的補助。有時候,我們甚至會要求獲得特別的禮遇。當來到這個地步的時候,我們就貶抑了上帝僕人的身份到最卑微的地步。但願我們不致淪落至此!
服事是一種特權。讓我們一起建立榮耀的事奉。不要成為那個脆弱的環節。
Monday, October 06, 2008
天才與人才的差別
薩利耶里,名傾一時的宮廷作曲家,時間是十八世紀的維也納。他早獲皇帝的重用,譽滿京華。然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突然出現的莫札特令他既羨慕又震驚,於是引發了一連串衝突。緊接著,短短十年間,莫札特從意興風發到窮途末路,他則一步步走向毀滅。兩個傑出的時代人物,雙雙被某種不可違抗的力量所控制,終於玉石俱焚。這部電影從庸才眼中看天才,並且質問:上帝對人的公平性何在?難道庸才的命運就是這樣?
薩利耶里嚮往偉大的音樂。他自幼祈禱,希望能夠譜出完美的作品,並以此侍奉上帝。他一直以為上帝是應允的,因為他在音樂之都平步青雲,執樂壇之牛耳。世人肯定他,他也肯定自己。但他卻突然發現,他並非真正的大師,因為莫札特的境界是望塵莫及的。他一下驚醒,上帝並非眷顧他,祂眼中另有其人。「上帝給了我對音樂的渴望,然後使我成為啞巴,為什麼?如果上帝不需要我,為什麼要給我追求音樂的慾望,就像肉慾一般,卻又不給我才華。上帝有何意圖?」
既生瑜,何生亮?這種挫折是凡人共通的悲哀。天賦無法改變,對上帝的質疑也不會有答案。一切彷彿是定數,無可知也無可避。薩利耶里感到不平:我一生虔誠、謙卑,為什麼換得的音樂這麼平庸?一個品行那麼荒唐、低級的混混,音樂卻直如天籟。憑什麼?憑什麼上帝選他不選我,還派他來取笑自己?
這內心吶喊,藉著歡迎會上的尷尬、女高音移情別戀、完美無瑕的草稿、創作公然受辱等等事件,一層一層的加強,一波一波的壯大。最後,薩利耶里決定復仇。因為上帝背叛了他,騙取了他長年的敬仰。他憤憤地扯下十字架丟進爐火裡,他向上帝宣戰:「笑我的平庸吧!從現在起我們勢不兩立,因為你選擇了自大、色情、下流、幼稚的傢伙作你的工具。而你所給我的獎勵,只是讓我能夠了解他的才華。你不公平、不仁慈,所以我拒絕你。我發誓,我要去傷害你在世上的代言人,盡我所能去害他,毀掉你的工具!」
上帝何在?上帝已死。燒掉十字架的火,從壁爐裡直直燒進了他的心。薩利耶里的嫉妒,一變而為淒厲的詛咒。他拒絕上帝的安排,拒絕讓上帝繼續主宰他的命運。
其實薩利耶里並不平庸。當民眾只是直覺喜歡莫札特的時候,他已經從音樂的傳承中看清了他的價值,首先預言了他的不朽:
「一開始很簡單,幾乎有點可笑。低音簧、低音管,好像生鏽鐵盒子的聲音,然後突然出現了高音。雙簧管來了,一個不變的單音飄浮著,直到被黑管取代,然後轉入無比悅耳的音節中。這是前所未聞的音樂,充滿了人類無法滿足的渴望。」
「這竟然只是信手寫下的草稿,完全沒有作任何的修改!他只是寫出腦中的音樂,一頁接著一頁,彷彿他在聽寫,就完成了所有音樂從未到達的境界。改一個音符,就不完美。換一段音節,結構就會瓦解。我再度聽見了天籟。在這些音符的框架中,我看到了最絕對的美。」
「第四幕簡直不可思議。真正寬恕的聲音充滿了整個劇院,所有人都感受到那種全然的赦免。上帝透過這個小子對全世界歌唱,顯現了無可抵禦的力量。他的每一個音符,都使我的挫敗更深、更痛。」
不止如此,薩利耶里還能從音樂中讀到心靈:
「可怕的鬼魂站了起來,那是他最黑暗的一齣歌劇。舞台上有個死去的軍官,只有我了解,那鬼魂就是他死而復活的父親。莫札特喚醒了父親,在世人面前指責他,這真是又恐怖又不可思議的美妙。他的父親雖然死了,卻仍然控制了自己的兒子,我終於找到戰勝上帝的方法。」
他也看透了當時皇帝與維也納人的藝術水平,因而他對莫札特說:
「你對陛下的耳朵要求太多了。他只能集中精神聽一個小時,你卻給了他四個小時。你高估維也納人了。你知不知道,你在樂曲結束時都沒有大大的響一聲,提醒觀眾應該要拍手了?」
這就是薩利耶里。ㄧ個嫻熟音樂、通曉心靈、掌握流俗脈動的人,這平庸嗎?再說,整個維也納,完全了解莫札特的只有他一人。這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音樂能力怎能算是平庸?
但是,這火焰般燃燒的嫉妒從何而來?為什麼他不嫉妒奧地利皇帝的政治地位?因為權勢不是他關心的對象,他沒有興趣爭。為什麼他不嫉妒與他同朝的歌劇院長、音樂大臣?因為在音樂殿堂中他們渺如侏儒,他不必爭。然而他對莫札特卻百般猜忌。現實中,莫札特並沒有威脅到他在宮廷中的地位,更沒有利益衝突。這是為了什麼?
因為他真正看重的,是個人的音樂成就,他希望樂史留名。薩利耶里雖然口口聲聲說一生的努力是為了榮耀上帝,但他其實是要榮耀自己,榮耀自己的奮鬥與才能。他的的確確在乎音樂,是個徹底喜愛音樂的作曲家。這個特質,在最後一幕協助莫札特完成安魂曲時展露無疑。但他的不幸正在此處---他只在乎音樂。他不能失去音樂,不能失去他自己的音樂。這是他要力爭的東西。偏偏天不從人願,莫札特宣告了他的平庸,打破了他自視為天之驕子的自信。一道超越不過的極限劃了出來,而音樂泰斗與藝術的桂冠都在那頭。一生最大的賭注賭完了、賭輸了、而且輸得很慘。自幼的努力奮鬥,只是滑稽一場。他不能接受這樣的神意。莫札特毀了他,他也要毀了莫札特。妒與恨從他心中昇起,牢牢盤據。
最後,薩利耶里果真以安魂曲逼死了莫札特,而他也瘋掉了。他在瘋人院中向神父說:「我會為你美言的,我代表世間所有的庸才。我是你們的英雄、你們的守護神。庸才到處都是,讓我來寬恕你們。」
這是必然的悲劇嗎?不願意自己平庸的庸才,只有走到這個局面才是生命中壯烈不屈的靈魂嗎?
薩利耶里的能力也許不在創作,而在鑑賞。他實在是莫札特的第一知音,這點他也清楚。只是他對音樂的投入太深,無法放棄從小立志的目標。求完美求第一的心太強,失落感太大。但他若能稍稍退一步想:沮喪是真,懊惱是真,但往後的人生怎麼辦?能不能正視嫉妒,然後擺脫這種情緒的奴役?能不能察覺為什麼會有這般鬱結的痛苦?理解它,然後擱下它。求不到的東西,強求只是貪。人生的目標能不能換?不自暴自棄,相信自己還有莫札特沒有的能力,還有等在面前的全新生命道路。薩利耶里這樣想過嗎?
中國歷史上遭逢同樣處境而不以悲劇收場的,最著名的就是「管鮑之交」。鮑叔牙以宰相的身分,把管仲從囚車中提拔出來。他並且依據齊國當時政治所面臨的挑戰,對剛取得政權的桓公作出一番自我分析:「我有五方面不如管仲。安撫亂局,我不如他;行政方策的權衡,我不如他;以忠信重建民心,我不如他;典章制度的釐定,我不如他;使民眾敢戰敢守,我不如他。」就這樣,鮑叔牙堅持把權位讓出去,轉任為他的部屬。而這也讓管仲對他一生感念,說出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的肺腑之言。
與管仲的政治能力相比,鮑叔牙是個庸才。但是當管仲與他各擁一主競爭王位時,鮑叔牙的心中是讚美的。嫉妒之火沒有燒著他。而事後的發展證明:沒有鮑叔牙,就沒有管仲,更沒有管仲後來顯赫的功業。少年友誼,到了爾虞我詐的政壇鬥爭中仍然沒有變質、沒有反目,更成為此後人倫關係的標竿。鮑叔牙自知而知人,找到庸才的出路,也塑造了一個天才。依當時人的意見,甚至還覺得鮑叔牙所成就的地位高過管仲。因為管仲的才幹只是開創了一段國際政治的新局面,而鮑叔牙卻開創了一個永遠的人格典範。他解脫了命定的天賦限制,主導了自己的人生,還以自身的經驗凝聚出一個不朽不滅的精神,這應該才是薩利耶里所說的庸才中的英雄、庸才中的守護神。
命運可以決定天才,可以決定庸才,卻決定不了人才。因為天才與庸才是上帝所創造的。只有人才,是人類自己成就自己、自己為自己創造的新生命。
好是最好的敵人
使徒行傳17章1-9節
壹、前言:
電影阿瑪迪斯,講兩個音樂家的故事。薩利耶里是維也納地位很高的宮廷樂師,生活嚴謹敬虔。他自幼禱告,希望能夠寫出完美的作品,用音樂來侍奉上帝。他一直以為上帝是最愛他的,因為他的音樂路非常順利。但當年輕卻默默無聞的阿瑪迪斯,也就是莫札特出現,他才突然發現,自己並不是真正的大師,因為他聽的出來,莫札特創作的境界是他望塵莫及的。他忽然驚覺,上帝並沒有特別眷顧他,祂其實更眷顧莫札特。
薩利耶里覺得不公平,加上發生許多事情,他感受更強烈被莫札特的音樂天賦比下去的痛苦。最後,薩利耶里決定復仇。因為他覺得上帝背叛了他,騙取了他多年的敬仰。最後他憤怒地扯下十字架丟進爐火裡,他向上帝宣戰:「笑我的平庸吧!從現在起我們勢不兩立,因為你選擇了自大、色情、下流、幼稚的傢伙作你的工具。而你所給我的獎勵,只是讓我能夠了解他的才華。你不公平、不仁慈,所以我拒絕你。我發誓,我要去傷害你在世上的代言人,盡我所能去害他,毀掉你的工具!」
薩利耶里為什麼要傷害莫札特?因為他嫉妒莫札特擁有他比不上的音樂天賦!薩利耶里雖然口口聲聲說,一生的努力是為了榮耀上帝,但他其實只是要榮耀自己,榮耀自己的奮鬥與才能。所以他無法容忍上帝讓別人比他更優秀。
貳、本文:
一、追求真理或拒絕不信V1-3
讀經。保羅和西拉才剛在腓立比被人控告、鞭打、甚至抓到監獄關,好不容易上帝使用了神蹟,使他們平安離開腓立比。但保羅和西拉卻沒有因為這些痛苦的傷害而害怕,馬上來到另一個馬其頓的大城帖撒羅尼迦,繼續他們傳福音的使命。
帖城是一個商業的大城,也是馬其頓省人口最多的都市。過去是馬其頓的首都,當時更升格成為自由城,就像是香港是個自由港,免稅、簽證方便,人民往來很自由,是個適合做生意的地方。猶太人是很會做生意的,所以在這裡和腓立比不一樣,有不少的猶太人,也有正式的會堂。
保羅還是按照他過去的習慣,到一個新的地方就先找猶太會堂聚會。一連三個安息日,他在會堂裡根據舊約聖經和人辯論,對重情義的中國人來說,一聽到辯論就很不舒服,好像是要找人吵架。但對講法治的希臘羅馬文化,辯論是一種很平常的溝通方法,用邏輯推論把道理講清楚,使人明白真理。所以保羅很常和人辯論。猶太人非常熟悉舊約聖經,保羅就根據舊約有關彌賽亞的預言,告訴他們一個,他們過去讀經時忽略的事實,就是他們一直等候將來要來的救贖主彌賽亞必須先受害,從死裡復活。賽53:4-5,12B。並不是他們過去以為那種榮耀得勝的君王。保羅再根據不久之前發生的事實,解釋耶穌的一生就是符合這樣的預言,因此證明耶穌就是彌賽亞、就是基督,然後邀請他們來相信耶穌。
這個會堂很特別,不只有猶太人,還有很多的希臘人,所以當保羅辯論完,有一些人聽懂他的解釋,就願意相信耶穌,繼續跟隨保羅、西拉學習。其中除了部分是猶太人以外,還有更多是進猶太教虔敬的希臘人以及尊貴的婦女。
猶太人應該比希臘人更瞭解舊約,理論上應該比希臘人更容易明白保羅的推理邏輯,他們卻選擇不相信。應該說,這些猶太人雖然從小相信上帝,但他們相信的其實不是聖經,而是相信信仰的傳統,或只是相信自己,到最後還以為這種加了其他東西的信仰,就是聖經的真理。當保羅把真理清楚擺在他們眼前時,反而看不見、也不相信。其實保羅自己以前也是這樣,所以他總是優先想要幫助猶太人。一般他對外邦人講道是不用舊約,因為他們不懂聖經。他在帖城的會堂根據聖經辯論其實是為了講給猶太人聽的,沒想到猶太人不信,反而吸引了不少希臘人,我相信保羅是非常遺憾的。
二、敬重順服或嫉妒攻擊V4-5
讀經,其實這個猶太會堂會有這麼多希臘人和尊貴的婦女參加,帖城的猶太人生活見證一定很不錯。因為帖城是一個非常富裕繁榮的都市,大概就像台北、紐約那樣,人們很容易就會迷失在追求物質名聲的漩渦中。大多數的外邦宗教都是鼓勵人追求美好的現世生活,就像中國人去廟裡祭拜的目的,大多都是求身體健康、事業順利、賺大錢一樣。就算是強調輪迴,希望人做好事、積功德,也只是為了下一輩子活著的時候能過得很好。但猶太教和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卻是追求生命意義價值,目的是進入永生。和其他宗教很不同。但這些希臘人,卻願意放棄他們原有的宗教信仰,加入猶太教,他們所認識的猶太人一定活的很不一樣。這些希臘信徒因為羨慕猶太人的信仰,渴望認識真理,加入了猶太教。當他們在會堂聽到保羅深入的講解,直接認識耶穌的救贖,追求真理的心帶領他們繼續向前進,他們選擇跟隨耶穌。從保羅後面寫的帖撒羅尼迦前後書裡我們可以知道,保羅不只教導他們認識永生、末世的觀念,還有許多屬靈基本的原則,例如不要行淫、不要講閒話、要親手做工、要彼此相愛等等。他們都很認真的順服遵行,所以保羅非常稱讚他們的信心。
反觀不信的猶太人,不僅不相信真理,反而看見保羅吸引了更多的信徒,搶走他們原來在猶太會堂的優勢和主導權,就嫉妒保羅。就好像薩利耶里嫉妒莫札特一樣。
嫉妒是什麼?嫉妒的根源不是因為對方犯錯,而是因為對方比自己好,所以惡意去傷害對方。就像皇后嫉妒白雪公主比她美麗,以為殺了白雪公主,她就會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其實殺人的人怎麼還會美麗呢?
嫉妒讓猶太人一錯再錯。我相信他們原來大多都是好人,甚至是敬虔人,但他們為了要傷害保羅,竟然不惜利用社會中罪惡的勢力,就像我們現在的黑道、地痞流氓,在帖城裡製造暴動,卻嫁禍給保羅,以此為藉口要抓拿保羅。嫉妒讓猶太人成為保羅的敵人,也成為基督福音的敵人。
舊約掃羅嫉妒大衛,千方百計想要殺他;新約猶太人也是嫉妒耶穌,才把耶穌釘十字架。嫉妒能使好人變成殺人犯,嫉妒的力量真是大啊!在新約裡多次提到嫉妒是罪。加5:26,羅13:13。所以基督徒千萬不要輕看嫉妒的罪,面對罪我們該怎麼作呢?各1:15,我們一定要像可怕的害蟲一樣,把他對付掉。
各1:16-17,其實美善的恩賜都是出於上帝,那我們看到有人比我們更美善、做出比我們更美善的事,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去看他呢?就好像看到上帝一樣啊!腓2:3-5,我們應當欣賞他、稱讚他,甚至願意謙卑和他一起學習、一起同工,並且相信這一切美好的事,都是上帝為了使我們互相得祝福,而給我們的禮物。我們還應當和上帝一起快樂,因為透過這些美善的事,上帝的榮耀就會被世人看見了。這就是教會生活。
三、改變世界或攪亂天下V6-9
讀經,這個控告其實是非常嚴重的,在當時可是會被判死刑的。因為耶穌也是因為這樣的控告才被釘死的。但耶穌自己怎麼回答這個控告呢?約18:36,耶穌的王權絕對高於該撒,所以耶穌並不是要搶走該撒的政權,取代他作王,反而是要該撒降服於耶穌的神權,作一個更好的王。在這裡真正造成帖城混亂,讓百姓害怕的,其實是不信的猶太人和他們利用的黑道地痞流氓。所以真正攪亂天下的是不信的猶太人,而不是保羅和教會的信徒。
弗5:18,醉酒和聖靈充滿,表面看起來都差不多,都會讓一個人有很大的改變,都會造成混亂,但兩個產生結果卻是截然不同。就像最近的毒牛奶事件,其實現在的牛奶真的會加很多東西,加鐵、加鈣、加維他命、加珍珠粉,當然也有加了三聚氰胺,或其他有害的物質。牛奶不管加入哪些東西,都和原來的牛奶不一樣,都會造成混亂,但混亂不是目的,最後讓人吃下去是增加健康,還是造成傷害才是問題。
有許多時候我們的心情常是很混亂,不知道要往哪裡去!有時是惶恐不安、害怕憂慮、有時無聊煩躁。其實這通常就是一個好和更好時刻的掙扎,就好像是猶太人的好和保羅的更好之間的掙扎。事實上,我們的內心就是常常在好和更好之間不斷交戰,但我們若願意順服聖靈的引導,經過混亂之後,就必定是榮耀的得勝!
參、結論:
八月份幾乎全世界都在瘋奧運,而其中最風光莫過於得到八面金牌的游泳選手菲爾普斯,剛開始我看到他不僅得金牌還一再地破世界紀錄,這種記錄實在太人驚了,我不禁懷疑他是不是吃了禁藥?但在最嚴密的檢驗之下,他仍然得到八面金牌。大家終於願意相信他是實至名歸的,但他到底為什麼能這麼厲害?除了大家公認有鯊魚裝的幫助之外,其實更重要是他每一天超過十小時練習,不間斷努力的結果。
上一屆奧運他已經得到六面金牌,但他卻沒有滿足,以為自己已經夠好,反而在這四年間更加努力練習,跨越了自己的極限,不斷打破自己原先創造的紀錄,這是最好的態度。
其實游泳的姿勢就這麼幾樣!每一次的練習大概都差不了太多。誠實來說,這種練習的過程實在是無聊透頂!但每一次的練習能使他的肌肉強壯一點點,肺活量多擴張一點,就能讓他在水裡多快一點點,就這樣經過無數次的努力,使他成為今年奧運會,也是奧運史上最耀眼、最優秀的運動員。
如果有一天菲爾普斯不再練習游泳,你覺得他還能夠繼續參加游泳比賽多久?我們屬靈的生命也是一場比賽,只是我們競賽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我已經一年或只是一個月沒有靈修禱告,也不把屬靈原則當作重要的事來努力,你可以不用來聽我講道,你也可以不必尊重我是傳道人!或是更直接的說不必承認我是基督徒。
因為我知道,如果有一天我覺得自己已經夠好到不需要讓上帝幫助我成為更好!我不僅會成為自己的敵人,也會成為教會的敵人,甚至成為上帝國度的敵人!
蛻變的關鍵時刻
使徒行傳15章1至31節
彩虹愛家舉辦的『青春無悔』訓練課程,這個課程為要教導青少年守貞的觀念,談到現代青少年的年齡層應該重新界定在大約10至22歲之間,這段時期青少年的特色就是情緒、想法非常不穩定、很難理解、很難溝通,但這些狀況卻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段時期他們必須經歷許多改變;身體發育快速,甚至肌肉骨頭快速拉扯還會生長痛;賀爾蒙增加,使他們和兒童時期有不同的慾望和想法,情緒也起伏不定;對外也開始面對越來越困難的課題,例如課業的難度、人際關係的難度;同時社會和自我也開始期待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所以他們自己其實都覺得非常混亂,常常分不清,我現在到底是大人還是孩子?有時還會想如果不用長大該多好!其實我們都是過來人,都知道當他們學會面對這一連串的改變,他們才能真的長成一個成熟的大人。
蝴蝶的一生更是明顯,毛毛蟲長大開始結繭,這時蛹裡的毛毛蟲會漸漸長大變形成蝴蝶,這時蝴蝶就會開始掙扎,掙扎到把蛹擠破,還要繼續掙扎到完全脫殼為止。在這個過程蝴蝶是需要很用力、很努力的,但掙扎過來就能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只是也有一些蝴蝶掙扎不過來就死在過程中,永遠都沒有長大的機會。
這就是生命的真相,成長是需要付代價的,都要面對掙扎和努力。同樣教會也是一個生命體,當然也會經歷成長、經歷掙扎。
本文:
一、成長過程的掙扎V1-3
上個禮拜,牧師和我們分享了保羅和巴拿巴第一次的旅行佈道的經驗,福音開始從安提阿教會往外擴張,雖然經過很多的困難,但信主得救的人還是很多,所以保羅他們建立了許多外邦人的教會。整個基督教會的人數不斷增加,教會的生態也漸漸在改變。教會原來只有猶太信徒,但現在外邦信徒的人數漸漸成長,甚至可能已經超過猶太信徒的人數。不同的元素加進正在成長中的教會產生了變化,成長的掙扎開始出現。
V1-3,有幾個人從猶太來到安提阿,直接就來教會教訓安提阿的外邦信徒:『你們根本沒有得救,你們不是基督徒。因為你們沒有受割禮和遵守摩西的律法。』這是很嚴重的事!就好像你讀完大學四年,學校卻告訴你,其實你連入學資格都沒有!也好像自己已經結婚十年,才發現婚姻無效!一樣可怕。
其實要求守摩西律法和受割禮,是摩西律法中對自願加入猶太教的外邦人的規定。對猶太人來說外邦人要加入我們猶太人的團體,當然就要守我們傳統的規矩。但這對外邦信徒到底有什麼影響?成年才受割禮,是要忍受更多的疼痛和長時間的恢復,更嚴重的是守摩西律法,意思是要所有的生活像猶太人一樣,不只是守十誡,另外還有飲食的禁忌和一切生活禮儀的要求。對外邦人來說,信耶穌等於就要入籍成猶太人,當然就會很猶豫。
所以當這幾個人帶著這種教導來要求安提阿教會,教會當然被搞的很混亂。第一信徒當然很震驚!我們信主這麼久,竟然沒有得救,哪我們在信什麼?而且我們已經向外地傳福音、建立教會,那這些教會又該如何?第二如果我們已經得救,猶太信徒卻不承認接納我們,那我們是不是就必須和猶太信徒分開,不再是一家人?過去那麼彼此相愛的情誼,我們怎麼捨得!安提阿教會的人一定不能理解和懷疑,當然也會痛苦、傷心。
但誰才是安提阿教會的牧師呢?當然就是保羅和巴拿巴,他們一聽見有人這樣教導安提阿的信徒,馬上就跳出來和這幾個猶太信徒大大的辯論。但因為這並不是一般道德,有沒有犯罪的問題,而是信仰原則的問題。這些外邦信徒到底得救了沒?到底屬不屬於基督教會的一份子?一定要受割禮和遵守摩西的律法才算得救嗎?過去那麼多已經信主的外邦人算什麼?在教會起初建造的過程,新約聖經還沒有出現,並沒有寫下明文規定的信仰原則。所以兩派人馬,在安提阿教會裡,吵得不可開交,仍然沒有結論。所以安提阿教會就決定訴諸更高的權威來尋求解決之道。他們決定派人到母會耶路撒冷教會找當今教會界最有聲望的領袖們,希望能得到一個確實解決爭議的答案。
二、選擇方向的破殼V4-21
耶路撒冷教會的使徒和長老,熱情的接待從安提阿教會來的弟兄們,因為這也是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後首次回到耶路撒冷,當他們講說旅行佈道時各地接受福音的結果,我相信這些消息也讓領袖們非常喜樂,就如前面的腓尼基和撒馬利亞的弟兄一樣。
可是爭論馬上就被引爆,這裡指明很堅持要求守摩西律法和割禮的人,就是過去曾經是法利賽教門的信徒。他們仍然向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堅持要求,守割禮和遵守摩西律法是外邦人信主必要的條件。其實連耶穌在的時候,法利賽人就常指責耶穌不守摩西律法,現在這些法利賽人雖然信了主,卻還是堅持守摩西律法,是猶太信仰最崇高準則的傳統。所以領袖們就開核心會議,從各個角度討論這件爭議。其中做成決議最重要幾個關鍵因素,第一就是彼得見證聖靈引導他帶領外邦人信主的過程。外邦人能信主不是因為彼得真的很愛外邦人,主動對他們傳福音,而是聖靈親自帶領的結果。彼得誠實的說,他知道外邦人確實得救,是因為看見聖靈充滿外邦人,也看見外邦人因信福音生命改變的證據。猶太人過去守了幾千年的摩西律法和割禮,並沒有因此得救。就算是猶太信徒也是因信耶穌得救,所以外邦人和我們一樣是信耶穌得救,當然不需要再要求他們受割禮和守摩西律法。
第二個關鍵就是保羅和巴拿巴說明他們在外邦傳福音的見證,這些事都已經記載在前面13-14章,同樣都是聖靈親自帶領門徒去傳福音、聖靈親自用神蹟奇事證明外邦人確實已經得救。
事實上在這兩個事件中,聖靈並沒有要求他們教導外邦信徒受割禮、守摩西律法,因此過去彼得和保羅也未曾教導外邦信徒這樣做。就連耶穌升天前所留下的大使命,也沒有這樣命令。
當聽完了這些不同的意見,最後耶穌的兄弟雅各作總結,引用阿摩司書九章11至12節,證明上帝早就預備要接納外邦人成為上帝家裡的一份子,而不是只有猶太人才有得救的權利。因此決定不要為難信主的外邦人,正式決議不要求外邦人遵守摩西律法和受割禮,但為了不要讓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的衝突過大,還是要求外邦信徒遵守幾件猶太信徒特別在意的事。『禁戒偶像的污穢、姦淫、勒死的牲畜和血』。
什麼是禁戒偶像的污穢?外邦信徒已經信耶穌,當然就不可能拜偶像,但為什麼還會有偶像的污穢呢?因為當時羅馬帝國的環境,大多數的食物都是廟裡祭拜過才拿出來賣的,雖然信徒不會去祭拜偶像,但卻會常常吃到拜過偶像的祭物。其實在哥林多前書保羅也多次教導過,吃拜過偶像的食物,對信徒其實沒有影響,但為了其他人的良心就最好不要吃。在這裡特別是指猶太信徒的良心,因為猶太信徒對食物的潔淨條件是非常嚴格的,更何況是拜過偶像的東西,如果大家在同一個教會,還要一起吃飯,更是要注意這些事。勒死的牲畜和血,也同樣是和食物相關的規定,因為猶太人認為血就是生命,只能用來獻祭,不能拿來吃,勒死的牲畜因為沒有放血,所以也不能吃。這些都是摩西律法明文規定的事,也是猶太信徒非常堅持的事,所以為了彼此的和睦就不要吃。基督徒能不能吃血?這一點到現在教會界還是有爭議,基本上大多數的教會主張可以吃,因為耶穌已經為我們流血完成所有的獻祭,替我們贖回了新生命,所以動物的血不再代表我們的生命,也不再是我們對上帝獻祭的禮物。而且在彼得見異象的時候,上帝已經解除不潔淨食物的規定,凡物都可以吃。而且如果用這個原則,大多數國家屠宰牲畜的方法都沒有放血,我們根本就不能吃肉。而且也不能捐血。
但為什麼把不可姦淫從十誡裡特別提出來?我想應該是當時的社會在淫亂的問題特別嚴重,不管是偶像的廟妓到處都有,而且三妻四妾也是社會的常態,一般人根本不把姦淫當作罪,所以才要特別提醒。另外耶穌對姦淫的標準其實定的比摩西還要嚴格,耶穌重新恢復一夫一妻的創造原則,所以信徒在一夫一妻之外的親密關係,都是姦淫。其實包含十誡等,一般道德性的要求都是信主得救後該遵守的,聖靈也會不斷的提醒使我們悔改。不僅是姦淫而已。
這是基督教會成長過程關鍵性的決定,這個決議確定未來基督教發展的方向,讓基督教信仰不再只是猶太人的信仰,突破了猶太色彩的外殼,成為全人類的基督教。
三、繼續前進的脫殼V22-31
當這個結論已經確定,耶路撒的領袖馬上採取明確的行動,解決安提阿教會受傷的問題,V22-29,他們不僅寫了一封內容明確的信,還派了兩個教會領袖前去安慰和溝通,以撫平之前因冒用他們名義,擅自教導不合真理的猶太信徒所造成的傷害。這些領袖不僅有行動力,更是充滿愛心。
安提阿教會得到安慰,很快恢復了信心。也恢復和猶太信徒之間相愛的關係。教會繼續往前進,福音也將一次次向外開展。
雖然爭論暫時看起來很痛苦,但在這次的爭論中,其實給教會機會釐清基督教信仰的基本原則,就是『因信稱義,而非因行律法稱義。』另外也奠定了教會如何處理意見不同爭議的原則。
第一允許爭論雙方提出不同的意見,公開辯論。使大家都能得到充分完整的資訊,好作正確的評估。
第二使徒和長老們組成教會領袖核心小組會議,充分表達意見看法。根據事實證據、聖經的原則,作出正確的裁決。
第三付出行動,解決爭議過後造成的傷害,教導正確合理的行動原則。
歷史上稱這次事件為耶路撒冷大會,也是以後大公會議的前身。以後大公會議就依循這種模式,處理更多的爭議問題,也立下許多教會中重要的原則,如使徒信經等。所以危機常常就是轉機,也是祝福。
參、結論:
教會除了有上帝,當然還有人!有人當然就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所以我們不必懼怕爭論,甚至公開的辯論都沒有關係。但我們必須真心想解決問題,也必須要有一個誠實開放的態度,就是承認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所以要容許不同的聲音,同時攤在陽光下,以事實證據和信仰真理的原則重新去評估,而不是只活在自己的傳統包袱或想像的世界裡堅持己見。那麼不同的意見或爭論,反而能讓教會找到確定的方向,向著更成長、更相愛的未來努力。
用禱告與神同工
使徒行傳12章1至17節
初代基督徒在耶路撒冷大遭逼迫之後,雖然被迫四散逃亡,但福音卻也像蒲公英種子一樣散播出去,得救的人天天增加,教會一間間的建立,基督得勝的號角在大患難中仍然不斷響起!這是何等榮耀喜樂的日子!但是撒旦的攻擊並沒有停止,他利用世界的王-希律王的權柄繼續傷害教會。這是當時教會面對的困境,同樣也是現在教會面對的困境,只是撒旦在每個時代使用來攻擊教會的權柄不一樣而已。
我們再回來看聖經怎麼說,V1_4。
『那時』是什麼時候?11:27-30。那時是天下有大飢荒的時候,安提阿教會是由耶路撒冷逃難出去的基督徒所建立的外邦人教會,在天下有大飢荒的時候,他們不是擔心自己沒飯吃。反而是想到母會有需要,決定盡力奉獻捐款,並且差派教會的領袖巴拿巴和保羅送捐款到耶路撒冷幫助弟兄姊妹。這是何等美好的見證。
這就好像一個家庭,孩子長大到外地工作,一聽說家裡有需要,趕緊拿錢回家幫忙。我相信父母不只是因為拿到錢很高興,更高興的是看到孩子長大成熟,這麼懂事、這麼愛我們而感動。
約13:34-35,第6章教會剛剛形成,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因為覺得自己的需要沒有滿足,就不斷埋怨,影響教會,所以必須選出執事來管理事務,解決問題。這就好像是孩子還小的時候一樣,只會想到自己的需要,不能體會父母的辛苦。但這時安提阿教會同樣遇到飢荒,卻是優先想到母會耶路撒冷教會的需要趕緊補上。這就好像是已經長大的孩子,會回饋、會顧家。這個愛的行動使這兩個教會更深連結在一起,兩個教會同樣得到祝福,這就是讓世界真實看見弟兄姊妹相愛的具體見證。
我們教會已經四十歲了,雖然還不是很完美,但總能帶給別人一些祝福。所我們今年決定去聖教會在花蓮的東台教區原住民教會為他們舉辦青少年夏令營。看起來好像是我們去幫助東台教區,帶去很棒的課程和聖經的教導,讓參加的青少年有許多信仰的體會和個性的改變!其實收穫最多的是我們,因為感受到這些孩子們對我們的回饋和熱情,到現在都還有一些孩子會寫信和這些大哥哥、大姊姊聯絡。東台教區的傳道人和弟兄姊妹不再是想像中的同伴,而是真實可以彼此相愛的同伴,付出也是收穫,真的很棒,歡迎明年一起來加入。
在這麼美好的時刻,有誰會不喜歡?撒旦不喜歡,表現在世界,就是那些自以為是上帝最正統的代言人的法利賽人、文士不喜歡。
一、吸引人向神禱告的力量_苦難
表面看來是希律王殺了雅各,是希律王抓了彼得,但其實希律王會這麼做,目的是為了討好他選民,這裡的猶太人當然不是所有的猶太人,而是對他有政治影響力,公會裡的法利賽人、撒都該人、文士和祭司。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希律王不惜殺害無辜的人,這是暴政。但希律王殺人背後的原因,卻是滿足當權猶太人的慾望,滿足撒旦想要破壞教會的目的。撒旦想要利用世界的權柄來抵擋天國的權柄。但唯有天國的權柄才是宇宙中最偉大的權柄。
V5,耶路撒冷教會面臨教會的三大領袖已經死了一個,現在彼得也快死了,教會最重要的領袖幾乎都快死了,怎麼辦?教會沒有去關說、沒有去劫獄,教會就是迫切禱告!禱告是支取天國權柄最近的一條路。『苦難』正呼喚我們禱告,因為『苦難』正是世界的權柄和天國的權柄交戰的過程。當初司提反被殺,他們可能來不及禱告。在之後的患難,甚至雅各被殺,他們可能想要禱告,卻不知道要如何禱告,但『苦難』漸漸訓練他們懂得如何迫切禱告,現在彼得還在監獄裡,還沒有死,他們具體迫切求神拯救彼得。雖然事後證明他們雖然這樣禱告,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信心,但他們總是漸漸學會如何禱告。有人會說那人禱告很好、很有效,那是真的!因為禱告是會進步的,當你越認識天國,和神越親密,你就越會禱告。禱告使你學習和神同工。
二、人迫切禱告時神就工作_拯救
在教會正在禱告的時候,神已經開始行動了。V.6_11,我相信希律王知道彼得在耶路撒冷的影響力有多大,所以為了防備彼得逃跑,或防備有人來劫獄,希律王用了最嚴密的看守,除了一般監獄的獄卒,他還特別安排專門看守彼得的士兵。一天四個班次,每班四個人,等於一天只看六個小時,這麼輕鬆的工作你要不要作?這些士兵都是精神最好、體力最好的狀況下,來看守彼得,而且是兩個守門口,兩個和他鍊在一起。這簡直是滴水不漏的看守!
最近我們參加福音隊或是婦女靈修會,都是大家住在一起,有時是四個人一間,有時是十個人一間,住在一起是必須開放透明的。因為大家可以看見彼此更真實的樣子;睡覺的姿勢、生活的習慣、還有機會更深入的談話!所以只要住在一起過,通常都會比以前關係更親密。但住在一起也會有缺點,就是只要有一個人起床,全寢室就會起床,因為在同一個空間,當然會互相影響。
這些士兵不只是和彼得在一個空間,而且是和他緊緊的鍊在一起,但天使來的時候,這些應該精神很好的士兵卻都沈睡到毫無知覺的地步,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身體不好,想睡覺,而是神的工作,這是神蹟!彼得自己也沈沈的睡著了,這就不是神作的了!因為天使還需要把他拍醒,一個明天就要死了的人,今天還睡的著嗎?可是彼得卻一點也不害怕擔心,就是沈沈的睡了,直到天使把他拍醒,鎖住的鐵鍊超自然的脫落了,天使還細心叫彼得穿上衣服,我猜這些衣服並不是監獄為彼得準備的,因為明天就要把他處死了,不需要預備衣服,而是天使幫彼得預備的。然後天使帶著彼得經過一道、兩道的自動打開的門走出監獄。天使並沒有抱著沈睡的彼得,把他帶出監獄,整個過程天使大部分都是讓彼得自己行動,只有彼得自己做不到的事,天使才幫他作。
這是屬靈的原則,神不會把所有的事都幫我們作完,他也要我們盡我們的力量,跟他一起同工,好訓練我們成長。
一直到天使離開,彼得才真正清醒過來,知道自己不是作夢。
太18:18-20,耶穌在升天之前就已經教導我們這個屬靈原則,在地上弟兄姊妹同心合意的禱告,在天上就會同步行動,當教會禱告求神讓彼得得救,神就差派天使來拯救。在神做事的原則,神教導我們認識他的心意,而且要我們具體的禱告,與他一起同工。我們想要,我們願意的,神才能和我們一起作。如果我們連想要的慾望都沒有,神想工作也不能!因為神是不強迫人的。你願意用禱告和神一起同工嗎?
這次去福音隊,我讓孩子們猜,我們當中三個身體有狀況的人,只有千惠最難猜,因為他太活潑好動了!其實千惠為了要去福音隊,求神給他好體力。如果他不想去,也不求好體力,神也可以讓他就是病歪歪的躺在床上,因為這才比較像剛作完化療的病人阿!說實話不是每個癌症病人都像千惠,也不是每個基督徒病人都是這樣,你如果不要,神是不會勉強給你。
三、領受神在禱告時的祝福_成長
V12-17,當彼得被拯救以後,那時還有許多的門徒們仍然聚集在馬可樓禱告,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他們正禱告的時候,神已經作完他的工作了。一直到彼得來敲門,使女羅大來開門,沒想到竟然聽到彼得的聲音,高興得還沒有開門就衝回去告訴大家。你相信禱告嗎?你是相信你禱告的事物能照著你意思應驗?還是相信那位應允禱告的神?我常常看到一些和父母關係很親密的孩子,他們是會非常自然的向父母要求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越想要的東西他們祈求就越迫切。(表現想要的層次)如果真的是孩子非常想要,又是適合他們的,父母一定樂意給他,甚至想盡辦法給他,這孩子的快樂是何等的大。但父母除了孩子的慾望以外,當然還會有其他的考慮,比如這個東西對孩子適不適合?會傷害他?還是會幫助他?為了保護孩子,父母有可能會不答應孩子的要求。我們先前學習的『兒童品德教育』的課程,就是告訴我們,作父母有責任訓練、教導孩子。有時就是要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好讓孩子能正確的發展道德良心和自制力。這種愛孩子的父母,就算拒絕孩子的要求,孩子反而會更信任父母,更愛父母。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被父母保護珍惜的,所以他們越認識父母的決定,就越有安全感。並且會更認識父母做事的原則和用心,當然也就會更愛父母。這就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過程。
我們和神建立關係也是如此,我們要大膽的向神禱告,就算被拒絕,我們也會更認識神,更信任神,因為我們知道不管結果如何,神都是愛我們的。
所以羅大聽到彼得回來了就非常的快樂,因為這是他迫切禱告的結果。雖然其他的門徒沒有馬上相信,甚至還和羅大爭辯,但在親眼看見彼得活生生出現在他們當中,很快的也加入這個歡樂慶祝的行列。甚至要彼得擺手讓他們安靜下來,他才能說話。因為他們都是一起參與禱告的人。
結論:
雖然教會是代禱者,彼得才是被拯救者,但當我們透過禱告和神一起工作,所有的人對天國的認識都會更加深刻,彼此相愛的關係也越深厚。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常常鼓勵人一起參加禱告會的原因,透過每一次為別人禱告,我們就會認識神的恩典是多麼奇妙。所以我們多為一個人禱告,就會多認識天國一點,多為100個人禱告,就會多認識天國100點。更重要的是我們對神的愛和弟兄姊妹的愛都會不再一樣,你不會再覺得別人得到神的祝福是他自己的事,因為你知道那是很真實的,你也會相信神同樣喜歡祝福你!你也會和弟兄一起快樂,你會和他更相愛,這就是教會生活,弟兄姊妹相愛的見證。
這段時間保羅和巴拿巴也還在耶路撒冷,和他們一起經歷這件禱告的神蹟!這件事打開他們靈裡的眼睛,使他們更認識神的作為,他們的禱告也越發成熟。所以當保羅他們回到安提阿,神就給了他們一個新的使命,向外邦人傳福音。13:1-3這就是基督教歷史中最有名保羅三次旅行佈道的第一次。
當初耶路撒冷的門徒是被迫到外地,順便傳福音。這次卻是安提阿教會在一起禁食禱告的時候,清楚聽見主的呼召,願意回應神,把他們最好的領袖差出去,到外地傳福音!這是教會已經更加成熟的表現,這也是以禱告開始和上帝同工更具體的行動。你願意看見更多天國的恩典嗎?你願意與神一起作更多的工嗎?從禱告開始,是你一定要學習的功課。其實這次的事件還不是最嚴重的,以後還會有耶穌到底是人,還只是魂?耶穌到底是獨一真神,還是次於上帝天使?等等的爭議。都是依循這樣的原則來處理。我們所熟悉的使徒信經就是經由大公會議解決信仰的爭議所設立。
When answer aren't enough
詞/曲:Greg Nelson and Scott Wesley Brown
當失望如一座大山在面前 You have faced the mountain of desperation,
你努力 你爭戰 而勝過 you have climbed,you have fought,you have won.
但又出現一條冰冷的深谷 But this valley that lies coldly before you
如一陰影無能力再勝過 casts a shadow you cannot over come.
當你覺得一切苦難都在身上 And just when you thought had it all together,
你知許多經文能解困 knew ev'ry verse to get you through.
但這次心靈深處受到最大傷害 But this time all the sorrow broke more than just your heart,
背誦經文似乎也沒有用處 and reciting all those verses just won't do.
當答案不夠時 仍有耶穌 When answers aren't enough,there is Jesus.
祂不只是單單回答你禱告 He is more than just an answer to your prayer.
祂能使你心平安 成為避難所 And your heart will find a safe and peaceful refuge,
當答案不夠時 祂同在 When answers aren't enough,He is there, He is there.
你想為何這事會臨到你 Instead of asking,"Why did it happen",
只知道要更加親近祂 think of where it can lead you from him.
當痛苦慢慢的增加時 And as your pain is slowly easin,
你就得到一機會 you can find a greater reason to live your life
經過淚水你可得到勝利 triumphant through the tears.
當答案不夠時 仍有耶穌 When answers aren't enough,there is Jesus.
祂不只是單單回答你禱告 He is more than just an answer to your prayer.
祂能使你心平安 成為避難所 And your heart will find a safe and peaceful refuge,
當答案不夠時 祂同在 When answers aren't enough,He is there, He is there.
Sunday, October 05, 2008
People need the Lord
徒 17:15-34
送保羅的人帶他到了雅典,既領了保羅的命,叫西拉和提摩太速速到他這裏來,就回去了。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裏著急; 於是在會堂裏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並每日在市上所遇見的人,辯論。 還有伊壁鳩魯和斯多亞兩門的學士,與他爭論。有的說:「這胡言亂語的要說甚麼?」有的說:「他似乎是傳說外邦鬼神的。」這話是因保羅傳講耶穌與復活的道。 他們就把他帶到亞略‧巴古,說:「你所講的這新道,我們也可以知道嗎?」 因為你有些奇怪的事傳到我們耳中,我們願意知道這些事是甚麼意思。」(雅典人和住在那裏的客人都不顧別的事,只將新聞說說聽聽。)
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 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所服事,好像缺少甚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他從一本〔本:有古卷是血脈〕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要叫他們尋求 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 我們既是 神所生的,就不當以為 神的 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 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 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 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裏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
眾人聽見從死裏復活的話,就有譏誚他的;又有人說:「我們再聽你講這個吧!」 於是保羅從他們當中出去了。 但有幾個人貼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亞略‧巴古的官丟尼修,並一個婦人,名叫大馬哩,還有別人一同信從。
一個大學團契在學校各處貼滿-耶穌是答案 Jesus is the answer 的海報;結果隔天在一張海報旁邊有人用噴漆在旁邊塗寫著寫著- But what is the Question?
今天我們必須誠實以對,當我們回答說 - 耶穌就是答案 Jesus is the answer 我們是否真是這樣認為?今天的經文帶我們來到雅典 請我們來讀V.13-16
保羅看見People need the lord 你有看見嗎?
保羅看見滿城偶像
城市的美麗與輝煌 雅典的建築物與神像雕刻遺址是無可匹敵。
今日人到雅典觀光常會讚嘆當代建築和雕刻遺址以為不可多得令人驚嘆的藝術傑作。但看在保羅眼中卻是異教神祉的廟宇和雕像,引起他的氣憤與傷痛。心中滿了激情。
雅典 – 世界文明中心與希臘文化的重鎮;有著豐富的哲學傳統、承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也是西方文學、藝術、哲學中心及宗教信仰重鎮。
自從主前五百年到主後五百年,一千年之久,集哲學,文學,科學與藝術於其中,同時也是當時世界最大學府的所在地。它是世界知識份子的總匯。
雅典過去更是希臘帝國的首都更是孕育希臘文化的精髓地區,後來羅馬帝國統治時代,羅馬帝國承繼希臘的文化成為所謂的 -「希羅文化」,也就是以羅馬帝國的軍事政治勢力,維持著希臘文化思想,二者結合在一起,在當時整個羅馬帝國統治時期推動。
雅典 ─ 希臘神話的宗教中心。
今天,我們去希臘遊覽觀光,仍然會看到早期希臘人所留下來偶像神明崇拜的遺跡。供奉希臘眾神的多神崇拜廟宇遺址。就崇拜天神宙斯(Zeus)、太陽神阿波羅(Apolo)、愛神阿芙洛萊娣(Aphrodite)、九個藝術女神(Nine Muses)、以及雅典城的主要女神雅典娜(Athena)。事實上,雅典城的知識分子始終不能滿意那些僅僅高人一等的希臘眾神信仰,為此,他們甚至另立一座「未識之神」的神壇來敬拜一位冥冥中的至上神。
雅典,這個神廟多而出名的城市,有人說它多達三千多座它裏面郤完全被偶像佔據了。這也是一個多神的城市。據說雅典一地的神像多於希臘其餘各處的總和,在雅典見到神像還易於見人。
保羅急切People need the lord你感同身受嗎?
保羅心裡著急 provoked 原意突然發作、好像疾病的驟發
保羅為什麼會如此激動?心中著急? 若是你會心中著急?
保羅心情沈重、因為他看見雅典人將神所賜、創造、藝術的能力用在製造偶像上並帶來敗亡。
偶像並不限於原始社會;任何一個占了神應該占的地位的人或東西都是一個偶像。貪婪是偶像、意識型態也可能成為偶像,其他的東西-名譽、財富、權力、性、食物、酒精、藥物、父母、配偶、孩子、朋友、工作、娛樂、電視、擁有物…都可能成為我們的偶像。
Ex. 民視 『娘家』 "真是教壞孩子大小"
Ex. 我愛台妹 張震嶽 RAP 你知道歌詞的內容嗎?
•盲目崇拜
拿香跟拜 其實在台灣,也有許多人也是如此,拜了一輩子,卻不知道自己是在拜什麼?
保羅痛恨『拜偶像』 因為他們將原來本來應該歸給神的榮耀與尊貴歸給偶像。
•假神真拜
假神真拜保羅看見雅典人很迷信,他們是有神就拜;可是又會擔心有些神明沒有拜到,他們會不太高興,於是就立了一個牌子寫上「未識之神」。也就是說,這些人連自己所敬拜的對象是誰都不知道。
保羅傳福音的動力,是因為他看見在雅典「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裏著急」。
Ex.周聯華牧師神學院上課,問一個問題:「如果你的靈性產生低潮,對上帝失去熱心的時候,你們都用什麼方法來讓自己的心再次火熱起來呢?」問完之後,馬上就有幾位同學回答。有的人會去退修一下,讓自己重新得力;有的人會去參加一些特會,讓自己再得激勵;有的人則是會用唱詩歌、禱告、讀經的方式,來幫助自己重新火熱起來。同學們說完了之後,周聯華牧師也告訴我們他個人的方法,而他所用的方法很特別。他說,當他靈性低潮、對上帝的熱心漸漸冷淡的時候,他都會去一個地方,就是位於台北市松江路上的「行天宮」,那是一間信徒眾多、香火鼎盛廟宇。當周聯華牧師在行天宮裏面看見這些善男信女拜的那麼虔誠,就會激起他對上帝的熱心;因為,看到那些拜假神的人都拜的如此認真,我們這些敬拜真神的人,豈不更應該要好好的敬拜上帝、火熱的事奉上帝!
•真神假拜
如果你不認識神,你怎麼敬拜祂?
你不認識祂在敬拜祂,你也可能在敬拜偶像、你根本沒有得救!
《約翰福音》第四章耶穌跟撒瑪利亞婦人談道,那婦人問耶穌說:我們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說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這裡常常有個翻譯的錯誤,不是「心靈和誠實」,而應該是:「神是靈,所以拜祂的要在『靈』和『真理』裡拜祂」。我們拜祂如果不是在靈裡拜祂、不是在真理裡拜祂,那麼我們所拜的我們不知道;拜而不知,就是沒有得救,白白的在拜、徒然的在拜,因為你不知道到底拜的是誰?你要在真理裡、在靈裡拜祂;你要認識祂在拜祂。
保羅傳揚People need the lord快去傳揚
•真神真拜
宇宙創造者(24)、生命維持者(25)、萬國統治者(26-28a)君王、人類的父親(28b-29)、世界的審判者(30-31)
神是創造宇宙的神、是天地的主、是生命的源頭 完全不需要人供奉以維持生命。,不會被侷限在人手所造的殿宇裡。 V.24
神是統管萬國的主 定準年限、疆界。
神是世界人類的父 我們都是他生的
神是審判天下的主 對人過往的無知不予追究但如今他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神是設立復活的那位按公義審判天下
《七十士譯本》用同一個字來描述神對偶像的反應。
Ex.『惹』神發怒 賽六十五2-3;申九7、18、22;詩一零六28-29;何八5。雅典偶像激發了保羅為神的名大起嫉妒之情。 他感到憤怒、憂傷、悲憤。他的感覺正如神自己一樣,他的名及榮耀受到損害。
Ex. 耶和華是『忌邪』的神。 出三十四14
悔改,這是上帝對人最主要的呼聲
上帝希望人離棄罪惡(三十節)。
施洗約翰:你們要悔改,接受洗裡,上帝就赦免你們的罪。(馬可福音一:4)
耶穌基督傳天國信息時,也是說:你們要悔改,信從福音。(馬可福音一:15)
悔改,這是上帝對人最主要的呼聲,保羅向雅典人說出這樣的話時,是在告訴雅典人,離棄偶像崇拜的罪,回到真神,也就是創造的上帝的面前,祂會因著耶穌基督的慈愛,赦免他們,使他們看見生命的希望。
整本聖經叫我們看見,無論先知,無論使徒, 他們都不是站在被動的位置來接受挑戰的人,他們都站在主動的位置上來向時代挑戰。
人類的墮落使人類在歷史中間沒有辦法完全成全神給人的文化使命。
「我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保羅是主動出擊而非消極被動
No Guts No Glory
Ex.葉金川
媒體詢問他是否希望早日返回工作崗位,以及是否後悔接任署長等問題,葉金川表示,他放心不下三聚氰胺事件;民眾的健康,是他最關心的事。
我們在熟悉與陌生及充滿挑戰地方傳福音
在會堂(熟悉有關係的地方)、在市集(陌生無法預測的地方)、在亞略巴古(充滿挑戰的地方) 時常與人辯論
Ex.辯論的定義:辯論是一種很平常的溝通方法,用邏輯推論把道理講清楚,使人明白真理。
在安息日往會堂 與猶太人和敬畏神的虔敬的人『爭辯』
在每一天往市集 與路過的人『辯論』
在亞略巴古殿堂 與以彼古羅和斯多亞的哲學家『爭辯』
「亞略巴古」Mars' Hill,就是戰神的山
我們常常提到各行各業中間為主做見證,我有時候聽這些話的時候,更深問一層的東西是「怎樣做見證」?你是憑著怎樣證明你與非基督徒的行業中間那些人是不一樣的?今天有許多基督徒醫生和非基督徒醫生不同的地方只不過是基督徒醫生禮拜天去做禮拜,非基督徒醫生禮拜天去看球賽,就是這樣,其他的時間完全一樣的。
Application 各行各業透過藝術、文學、建築….多向並現代化的語言傳揚福音。
最終神要藉著耶穌審判萬人,因為這必定成就所以他吩咐所有人要悔改。
聖經希伯來書十一章。我們看見挪亞藉著信定罪他那個世代(希伯來書:11 章 7 節),為什麼他在他那個世代中間做了定罪的工作呢?因為神施行救贖的時候, 他成為施行救贖的神的工具,卻被他們抗拒了,所以進方舟的人少於 建方舟的人。
許多的人他們有份於救恩的機 會,有份於聽福音的機會,卻沒有珍惜那個機會。他們有份於接受主給他們的挑戰,但是卻沒有應付那個挑戰。所以,這樣,挪亞不但在那個時代做了見證,挪亞也定了那世代的罪。
他定那世代的罪,等於他審判了那個世代,一個人時代的見證人,真正盡了他的責任,講了時代需要的信息,把永恆的旨意帶出來,人抗拒他,他就有一個特殊的權柄 - 審判那時代。
使徒保羅傳福音後,群眾中馬上就分成兩邊,其一是相信復活信息的,另一邊是拒絕接受的。
(1) 說來聽聽 有些人譏誚。
有的說:「這走江湖的在胡吹些其麼?」也有的說:「他好像在傳講外國的鬼神。」他們這樣說是因為保羅在傳耶穌和他復活的福音。
(原來雅典人和所有旅居在那裏的外國人都喜歡把時間全花在談論新聞、打聽消息上面。)
保羅被雅典城的人藐視為「走江湖的在胡吹」、「好像在傳講外國的鬼神」等,好像是個「不學無術」、跑江湖、賣弄法術者。這種態度跟當年拿撒勒人,或是耶路撒冷聖殿裡的猶太人領袖面對耶穌基督時,不屑的眼光,說耶穌基督是「木匠的兒子」、「沒有跟過老師」,甚至拿但業都曾說過「拿撒勒會出什麼好的」這種話的情形是一樣的。人總是喜歡看光榮(榮耀)的頭銜、名號,但耶穌基督的福音卻不是這樣,這也就是後來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很感慨地說:「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信息,在那些走向滅亡的人看來是愚拙的;對我們這些得救的人來說,卻是上帝的大能。」(哥林多前書一:18)
(2)漠不關心 有些人把決定延擱下來。
Ex.有一個牧師去美國的華人教會服事,在那個教會中有很多信徒,是在美國出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所以有些聚會,牧師需要用英語講道。有一天,在牧師講道以後,有一個人拿著一張紙條來找牧師,這個人對牧師說,『您講道時我很注意聽,但也許是因為英語不是您母語的關係,我很想幫助您英語進步,所以把剛才您講道中,有一些發音及文法上錯誤的地方記下來,希望您下次不要再犯這些錯誤了。』這位牧師也很客氣的謝謝他,這麼好意的幫助他英文進步,收下那張紙條以後,牧師問那位會友,在他的講道內容中有沒有得到什麼幫助,這個會友回答說:牧師,我專心聽你的英文,所以沒時間注意你在講什麼。
(3)強烈排斥
Ex.先知耶利米神要他將祂所說一切話記錄下來;他請巴錄紀錄在書卷上,但當書卷被宣讀出來時,王氣憤的拿起刀子割破書卷
(4)甘心領受 有些人相信。
我們注意在V.34這些接受福音而信從者,有一位叫大馬哩的婦人。根據當時希臘社會的習俗,一般婦女是不隨便出現在公共場所的,因此,有可能這個婦女不是希臘女人,要不然,就是這個女人從事的並不是正當工作的。不過,使徒行傳作者路加對這些當代社會所忽視的弱者-女人很重視,因此,路加福音書也提起婦女在耶穌基督傳福音時所扮演重要的角色(路加福音八:2—3),在使徒行傳中更多次提到婦女在福音事工上的熱烈反應,例如在腓立比有賣紫色布疋的呂底亞(使徒行傳十六:11-15);第十七章四節說到,使徒保羅和西拉在帖撒羅尼迦「有好些敬拜上帝的希臘人和尊貴的婦女(婦女領袖)也信了」,十二節記載在庇哩亞,「有許多希臘上流社會的婦女」也信耶穌基督。這給我們很好的啟示:福音,往往都是在許多人注意不到的角色中傳開來的。
耶穌說: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
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
現今是我們的機會
「你們顯在這世代中間,如同明 光照耀,把生命的道顯明出來。」
一個時代帶到永恆的價值裡面的人,就是 遵行神旨意的人。「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唯獨遵行上帝旨意人是永遠常存」(約翰壹書:2 章 17 節)。
送保羅的人帶他到了雅典,既領了保羅的命,叫西拉和提摩太速速到他這裏來,就回去了。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裏著急; 於是在會堂裏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並每日在市上所遇見的人,辯論。 還有伊壁鳩魯和斯多亞兩門的學士,與他爭論。有的說:「這胡言亂語的要說甚麼?」有的說:「他似乎是傳說外邦鬼神的。」這話是因保羅傳講耶穌與復活的道。 他們就把他帶到亞略‧巴古,說:「你所講的這新道,我們也可以知道嗎?」 因為你有些奇怪的事傳到我們耳中,我們願意知道這些事是甚麼意思。」(雅典人和住在那裏的客人都不顧別的事,只將新聞說說聽聽。)
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 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所服事,好像缺少甚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他從一本〔本:有古卷是血脈〕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要叫他們尋求 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 我們既是 神所生的,就不當以為 神的 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 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 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 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裏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
眾人聽見從死裏復活的話,就有譏誚他的;又有人說:「我們再聽你講這個吧!」 於是保羅從他們當中出去了。 但有幾個人貼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亞略‧巴古的官丟尼修,並一個婦人,名叫大馬哩,還有別人一同信從。
一個大學團契在學校各處貼滿-耶穌是答案 Jesus is the answer 的海報;結果隔天在一張海報旁邊有人用噴漆在旁邊塗寫著寫著- But what is the Question?
今天我們必須誠實以對,當我們回答說 - 耶穌就是答案 Jesus is the answer 我們是否真是這樣認為?今天的經文帶我們來到雅典 請我們來讀V.13-16
保羅看見People need the lord 你有看見嗎?
保羅看見滿城偶像
城市的美麗與輝煌 雅典的建築物與神像雕刻遺址是無可匹敵。
今日人到雅典觀光常會讚嘆當代建築和雕刻遺址以為不可多得令人驚嘆的藝術傑作。但看在保羅眼中卻是異教神祉的廟宇和雕像,引起他的氣憤與傷痛。心中滿了激情。
雅典 – 世界文明中心與希臘文化的重鎮;有著豐富的哲學傳統、承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也是西方文學、藝術、哲學中心及宗教信仰重鎮。
自從主前五百年到主後五百年,一千年之久,集哲學,文學,科學與藝術於其中,同時也是當時世界最大學府的所在地。它是世界知識份子的總匯。
雅典過去更是希臘帝國的首都更是孕育希臘文化的精髓地區,後來羅馬帝國統治時代,羅馬帝國承繼希臘的文化成為所謂的 -「希羅文化」,也就是以羅馬帝國的軍事政治勢力,維持著希臘文化思想,二者結合在一起,在當時整個羅馬帝國統治時期推動。
雅典 ─ 希臘神話的宗教中心。
今天,我們去希臘遊覽觀光,仍然會看到早期希臘人所留下來偶像神明崇拜的遺跡。供奉希臘眾神的多神崇拜廟宇遺址。就崇拜天神宙斯(Zeus)、太陽神阿波羅(Apolo)、愛神阿芙洛萊娣(Aphrodite)、九個藝術女神(Nine Muses)、以及雅典城的主要女神雅典娜(Athena)。事實上,雅典城的知識分子始終不能滿意那些僅僅高人一等的希臘眾神信仰,為此,他們甚至另立一座「未識之神」的神壇來敬拜一位冥冥中的至上神。
雅典,這個神廟多而出名的城市,有人說它多達三千多座它裏面郤完全被偶像佔據了。這也是一個多神的城市。據說雅典一地的神像多於希臘其餘各處的總和,在雅典見到神像還易於見人。
保羅急切People need the lord你感同身受嗎?
保羅心裡著急 provoked 原意突然發作、好像疾病的驟發
保羅為什麼會如此激動?心中著急? 若是你會心中著急?
保羅心情沈重、因為他看見雅典人將神所賜、創造、藝術的能力用在製造偶像上並帶來敗亡。
偶像並不限於原始社會;任何一個占了神應該占的地位的人或東西都是一個偶像。貪婪是偶像、意識型態也可能成為偶像,其他的東西-名譽、財富、權力、性、食物、酒精、藥物、父母、配偶、孩子、朋友、工作、娛樂、電視、擁有物…都可能成為我們的偶像。
Ex. 民視 『娘家』 "真是教壞孩子大小"
Ex. 我愛台妹 張震嶽 RAP 你知道歌詞的內容嗎?
•盲目崇拜
拿香跟拜 其實在台灣,也有許多人也是如此,拜了一輩子,卻不知道自己是在拜什麼?
保羅痛恨『拜偶像』 因為他們將原來本來應該歸給神的榮耀與尊貴歸給偶像。
•假神真拜
假神真拜保羅看見雅典人很迷信,他們是有神就拜;可是又會擔心有些神明沒有拜到,他們會不太高興,於是就立了一個牌子寫上「未識之神」。也就是說,這些人連自己所敬拜的對象是誰都不知道。
保羅傳福音的動力,是因為他看見在雅典「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裏著急」。
Ex.周聯華牧師神學院上課,問一個問題:「如果你的靈性產生低潮,對上帝失去熱心的時候,你們都用什麼方法來讓自己的心再次火熱起來呢?」問完之後,馬上就有幾位同學回答。有的人會去退修一下,讓自己重新得力;有的人會去參加一些特會,讓自己再得激勵;有的人則是會用唱詩歌、禱告、讀經的方式,來幫助自己重新火熱起來。同學們說完了之後,周聯華牧師也告訴我們他個人的方法,而他所用的方法很特別。他說,當他靈性低潮、對上帝的熱心漸漸冷淡的時候,他都會去一個地方,就是位於台北市松江路上的「行天宮」,那是一間信徒眾多、香火鼎盛廟宇。當周聯華牧師在行天宮裏面看見這些善男信女拜的那麼虔誠,就會激起他對上帝的熱心;因為,看到那些拜假神的人都拜的如此認真,我們這些敬拜真神的人,豈不更應該要好好的敬拜上帝、火熱的事奉上帝!
•真神假拜
如果你不認識神,你怎麼敬拜祂?
你不認識祂在敬拜祂,你也可能在敬拜偶像、你根本沒有得救!
《約翰福音》第四章耶穌跟撒瑪利亞婦人談道,那婦人問耶穌說:我們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說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這裡常常有個翻譯的錯誤,不是「心靈和誠實」,而應該是:「神是靈,所以拜祂的要在『靈』和『真理』裡拜祂」。我們拜祂如果不是在靈裡拜祂、不是在真理裡拜祂,那麼我們所拜的我們不知道;拜而不知,就是沒有得救,白白的在拜、徒然的在拜,因為你不知道到底拜的是誰?你要在真理裡、在靈裡拜祂;你要認識祂在拜祂。
保羅傳揚People need the lord快去傳揚
•真神真拜
宇宙創造者(24)、生命維持者(25)、萬國統治者(26-28a)君王、人類的父親(28b-29)、世界的審判者(30-31)
神是創造宇宙的神、是天地的主、是生命的源頭 完全不需要人供奉以維持生命。,不會被侷限在人手所造的殿宇裡。 V.24
神是統管萬國的主 定準年限、疆界。
神是世界人類的父 我們都是他生的
神是審判天下的主 對人過往的無知不予追究但如今他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神是設立復活的那位按公義審判天下
《七十士譯本》用同一個字來描述神對偶像的反應。
Ex.『惹』神發怒 賽六十五2-3;申九7、18、22;詩一零六28-29;何八5。雅典偶像激發了保羅為神的名大起嫉妒之情。 他感到憤怒、憂傷、悲憤。他的感覺正如神自己一樣,他的名及榮耀受到損害。
Ex. 耶和華是『忌邪』的神。 出三十四14
悔改,這是上帝對人最主要的呼聲
上帝希望人離棄罪惡(三十節)。
施洗約翰:你們要悔改,接受洗裡,上帝就赦免你們的罪。(馬可福音一:4)
耶穌基督傳天國信息時,也是說:你們要悔改,信從福音。(馬可福音一:15)
悔改,這是上帝對人最主要的呼聲,保羅向雅典人說出這樣的話時,是在告訴雅典人,離棄偶像崇拜的罪,回到真神,也就是創造的上帝的面前,祂會因著耶穌基督的慈愛,赦免他們,使他們看見生命的希望。
整本聖經叫我們看見,無論先知,無論使徒, 他們都不是站在被動的位置來接受挑戰的人,他們都站在主動的位置上來向時代挑戰。
人類的墮落使人類在歷史中間沒有辦法完全成全神給人的文化使命。
「我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保羅是主動出擊而非消極被動
No Guts No Glory
Ex.葉金川
媒體詢問他是否希望早日返回工作崗位,以及是否後悔接任署長等問題,葉金川表示,他放心不下三聚氰胺事件;民眾的健康,是他最關心的事。
我們在熟悉與陌生及充滿挑戰地方傳福音
在會堂(熟悉有關係的地方)、在市集(陌生無法預測的地方)、在亞略巴古(充滿挑戰的地方) 時常與人辯論
Ex.辯論的定義:辯論是一種很平常的溝通方法,用邏輯推論把道理講清楚,使人明白真理。
在安息日往會堂 與猶太人和敬畏神的虔敬的人『爭辯』
在每一天往市集 與路過的人『辯論』
在亞略巴古殿堂 與以彼古羅和斯多亞的哲學家『爭辯』
「亞略巴古」Mars' Hill,就是戰神的山
我們常常提到各行各業中間為主做見證,我有時候聽這些話的時候,更深問一層的東西是「怎樣做見證」?你是憑著怎樣證明你與非基督徒的行業中間那些人是不一樣的?今天有許多基督徒醫生和非基督徒醫生不同的地方只不過是基督徒醫生禮拜天去做禮拜,非基督徒醫生禮拜天去看球賽,就是這樣,其他的時間完全一樣的。
Application 各行各業透過藝術、文學、建築….多向並現代化的語言傳揚福音。
最終神要藉著耶穌審判萬人,因為這必定成就所以他吩咐所有人要悔改。
聖經希伯來書十一章。我們看見挪亞藉著信定罪他那個世代(希伯來書:11 章 7 節),為什麼他在他那個世代中間做了定罪的工作呢?因為神施行救贖的時候, 他成為施行救贖的神的工具,卻被他們抗拒了,所以進方舟的人少於 建方舟的人。
許多的人他們有份於救恩的機 會,有份於聽福音的機會,卻沒有珍惜那個機會。他們有份於接受主給他們的挑戰,但是卻沒有應付那個挑戰。所以,這樣,挪亞不但在那個時代做了見證,挪亞也定了那世代的罪。
他定那世代的罪,等於他審判了那個世代,一個人時代的見證人,真正盡了他的責任,講了時代需要的信息,把永恆的旨意帶出來,人抗拒他,他就有一個特殊的權柄 - 審判那時代。
使徒保羅傳福音後,群眾中馬上就分成兩邊,其一是相信復活信息的,另一邊是拒絕接受的。
(1) 說來聽聽 有些人譏誚。
有的說:「這走江湖的在胡吹些其麼?」也有的說:「他好像在傳講外國的鬼神。」他們這樣說是因為保羅在傳耶穌和他復活的福音。
(原來雅典人和所有旅居在那裏的外國人都喜歡把時間全花在談論新聞、打聽消息上面。)
保羅被雅典城的人藐視為「走江湖的在胡吹」、「好像在傳講外國的鬼神」等,好像是個「不學無術」、跑江湖、賣弄法術者。這種態度跟當年拿撒勒人,或是耶路撒冷聖殿裡的猶太人領袖面對耶穌基督時,不屑的眼光,說耶穌基督是「木匠的兒子」、「沒有跟過老師」,甚至拿但業都曾說過「拿撒勒會出什麼好的」這種話的情形是一樣的。人總是喜歡看光榮(榮耀)的頭銜、名號,但耶穌基督的福音卻不是這樣,這也就是後來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很感慨地說:「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信息,在那些走向滅亡的人看來是愚拙的;對我們這些得救的人來說,卻是上帝的大能。」(哥林多前書一:18)
(2)漠不關心 有些人把決定延擱下來。
Ex.有一個牧師去美國的華人教會服事,在那個教會中有很多信徒,是在美國出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所以有些聚會,牧師需要用英語講道。有一天,在牧師講道以後,有一個人拿著一張紙條來找牧師,這個人對牧師說,『您講道時我很注意聽,但也許是因為英語不是您母語的關係,我很想幫助您英語進步,所以把剛才您講道中,有一些發音及文法上錯誤的地方記下來,希望您下次不要再犯這些錯誤了。』這位牧師也很客氣的謝謝他,這麼好意的幫助他英文進步,收下那張紙條以後,牧師問那位會友,在他的講道內容中有沒有得到什麼幫助,這個會友回答說:牧師,我專心聽你的英文,所以沒時間注意你在講什麼。
(3)強烈排斥
Ex.先知耶利米神要他將祂所說一切話記錄下來;他請巴錄紀錄在書卷上,但當書卷被宣讀出來時,王氣憤的拿起刀子割破書卷
(4)甘心領受 有些人相信。
我們注意在V.34這些接受福音而信從者,有一位叫大馬哩的婦人。根據當時希臘社會的習俗,一般婦女是不隨便出現在公共場所的,因此,有可能這個婦女不是希臘女人,要不然,就是這個女人從事的並不是正當工作的。不過,使徒行傳作者路加對這些當代社會所忽視的弱者-女人很重視,因此,路加福音書也提起婦女在耶穌基督傳福音時所扮演重要的角色(路加福音八:2—3),在使徒行傳中更多次提到婦女在福音事工上的熱烈反應,例如在腓立比有賣紫色布疋的呂底亞(使徒行傳十六:11-15);第十七章四節說到,使徒保羅和西拉在帖撒羅尼迦「有好些敬拜上帝的希臘人和尊貴的婦女(婦女領袖)也信了」,十二節記載在庇哩亞,「有許多希臘上流社會的婦女」也信耶穌基督。這給我們很好的啟示:福音,往往都是在許多人注意不到的角色中傳開來的。
耶穌說: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
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
現今是我們的機會
「你們顯在這世代中間,如同明 光照耀,把生命的道顯明出來。」
一個時代帶到永恆的價值裡面的人,就是 遵行神旨意的人。「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唯獨遵行上帝旨意人是永遠常存」(約翰壹書:2 章 17 節)。
Friday, October 03, 2008
你在等什麼?
壹、 前言:
小孩等長大,學生等畢業,長大等工作、等結婚、等生孩子,老了等退休、等抱孫子。等待的目的就是完成目標,人生似乎是由一連串等候目標達成所串接起來過程。每一個目標達成的結果就像項鍊珠子一樣一顆顆的接起來,將來就成為我們人生的作品。
教會之前這一、兩個月是許多弟兄姐妹非常忙碌的日子,那時總聽見有人說,等過聖誕節、等辦冬令營,現在終於都作完了。你的心裡的想法和感覺是什麼?其實我們所做的事和一般人辦演唱會、話劇、康樂營沒什麼兩樣,在等待的過程,不是光光等待,而是要完成非常多的準備工作,排演、印製單張、發單張、作道具、綁氣球、作布景、買便當、煮點心、擦椅子、點名、發禮物、教手工、帶遊戲。所有的工作繁瑣得不得了,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你就會瞭解我說的。現在終於都完成完了,你是為了自己或別人所做的好不好,而覺得高興或沮喪,還是看到有沒有人因為這些聚會開始來到教會而覺得興奮或難過,這些不同的感受,就會看到每個人等待目標的不同。
等待是為了完成目標。
當我們決定成為耶穌的門徒,我們又是等待什麼?我們打算完成什麼目標來串起我們未來的人生呢?
貳、 本文:
一、耶穌最後的命令一:1-5
A. 證明自己活著一:3A
耶穌被釘十字架死了之後三天就復活了,對門徒和所有的人來說都是非常不可能的事,有人說門徒是太過想念耶穌所以產生幻影,有人說是門徒捏造出來的故事。所以耶穌用四十天那麼久,不斷用各樣的方法對他們顯現,證明他真的復活了。穿牆過、讓多馬摸釘痕、和門徒一起吃喝、幫他們打魚等等。最重要的是,耶穌把他一生的教導在這四十天之間再跟他們作一次重點複習。就像最近幾個月又是考季了,研究所、大學、高中聯考,考考考,考前最重要的就是重點複習,因為馬上要面臨真正的戰場,將會決定你的未來。同樣耶穌也用這四十天不斷提醒他們,雖然這些事過去他已經說過許多次,因為現在耶穌即將回到天上,必須是門徒自己上考場的時候了。
B. 講明天國的事
耶穌的重點複習有兩點,一:3B,第一就是神國的事,神國到底是什麼?四福音書不斷告訴我們,神國是擁有一群有特殊生命力的人所組成的,神國會不斷成長的,神國是有能力的,神國是非常寶貴的,神國是要努力才能進入的。而最重要的是神國不只在將來,就在現世的生活中。天天活出神的話1月31日就講到,上帝之國或是說上帝之城就在現今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因為上帝就在這裡。上帝定居在這裡,他等著我們來尋找他。而神國就是一群尋找上帝得到生命力量的人所建立的新國度。
C. 等候父所應許
但我們到底要如何才得到神國生命的能力呢?一:4-5,天父到底應許我們什麼?就是耶穌第二個重點,就是要給門徒聖靈的洗。這是上帝要給門徒生命力量的源頭。但這不是耶穌最後要升天前才決定的事,而是早在耶穌開始服事之前就已經決定的事。路3:15-16,施洗約翰預言耶穌是那位用聖靈為我們施洗的那位,只是在耶穌升天前,只有耶穌接受過聖靈的洗,被聖靈充滿,門徒卻沒有接受聖靈的洗,我猜想這也是施洗約翰當年懷疑耶穌到底是不是彌賽亞的原因之一。在耶穌升天之前,他雖然沒有為人施行過聖靈的洗,但他卻用自己見證,被聖靈充滿之後的人生和他之前30年的人生有何等大的不同。為什麼耶穌不能早一點把聖靈給門徒呢?約7:37,耶穌尚未得榮耀,所以聖靈還不能降下。這個禮物看起來好像延遲,其實天父還是有他最好的時間。因為門徒需要作準備。
耶穌要門徒怎樣作,才能得到天父所應許的呢?就是不要離開耶路撒冷,然後等候。這段等候的時間,門徒作了什麼準備?前面三個禮拜牧師連續講的內容,他們禱告,他們建立團隊,他們一起思想主的話,並且照著主的話選出馬提亞代替猶大,一起作主耶穌的見證人。然後他們等到了天父所應許的聖靈。這幾個禮拜有多少人已經開始作準備?天父也要給你他所應許的聖靈。
二、天父賜下的禮物二:1-4
五旬節就是逾越節過後五十天,是猶太人傳統上慶祝農作物收割的節日,有許多的猶太人從各地聚集到耶路撒冷,一起敬拜、一起獻祭,是猶太人非常重要而且歡樂的慶典。就像我們的過年一樣,會接觸很多人,是一個向人見證基督好機會。耶穌是在逾越節釘十字架,三天後復活,四十天在地上生活後升天,所以這天離耶穌升天大約七天左右。雖然整個耶路撒冷很熱鬧,這一天門徒還是照著耶穌所命令的在耶路撒冷等候,聚集禱告,沒想到天父的禮物就送來了。
這個禮物是直接從天上送下來的,他們的耳朵很清楚的聽到有很大的響聲,他們的皮膚感受到一陣大風吹過,而且整間屋子都被這陣風充滿,然後在這個奇異的現象裡,他們的眼睛看見像舌頭形狀的火焰,從天上降下來落在每一個人的頭上,這個天上來的力量,強烈而清楚的進到他們的生命,雖然是他們過去從來不曾經驗過的,但他們知道這就是耶穌告訴他們天父所應許的聖靈的洗,也就是聖靈充滿。
如果是你在現場,遇到這樣的景象你會有什麼反應?是害怕、是猶豫、是逃跑、生氣拒絕?還是勉強接受、歡喜接受?
在等了七天之久,門徒早已經預備好要接受天父所給的禮物,所以他們很自然甚至是很興奮的接受了這份禮物。
三、 得到禮物的門徒
耶穌為什麼一定要門徒得到這份禮物呢?1:8因為沒有聖靈,門徒就沒有作見證傳福音的能力,聖靈是使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能與世人不同最重要的因素,聖經裡提到聖靈起碼300次以上,從創世紀到啟示錄,到處都可以看見,特別從耶穌道成肉身,到整個新約的歷史,聖靈工作的記號無所不在。
從耶穌釘死直到今天,門徒仍然非常害怕像逃犯一樣四處躲藏,深怕被官府抓到。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福音根本就不是福音,耶穌基督早在兩千年就已經被人遺忘。但當這群門徒被聖靈充滿,也就是經歷了第一次聖靈的洗之後,門徒不僅勇敢的從躲藏的屋子裡走出來,藉著聖靈所賜他們的口才,用15種方言說出同一件事,V11B就是上帝的大作為。這些語言並不是他們過去學習過的,而是聖靈親自幫助他們說的,這就是聖靈充滿的證據之一。
我們都知道聖靈是三位一體的神的一位,可能我們也有不少被聖靈感動的經驗,如果我們也曾被聖靈充滿過,我們就會知道其中到底有什麼不同!就像水我們都知道,但用水洗澡和用水施洗究竟有何不同?同樣聖靈感動和聖靈充滿也是有不同的層次。我不太會煮飯,有一次我炒菜不小心放太多鹽,我就把趕緊用熱開水把菜洗一下,菜就不這麼鹹了。可是如果是醃的鹹菜,就算是洗過還是很鹹,為什麼不一樣?因為一個是鹽只留在外面沾到而已,一個是鹽已經浸到細胞裡面,無法分開了。聖靈感動和聖靈充滿也像這樣,聖靈感動只是停留在你的生命以外,你仍然可以用你原有的生命去選擇接受或拒絕,就像上週牧師說的門徒用一般常識經驗判斷選出兩個人;但聖靈充滿卻是你已經決定接受,容許聖靈完全改變你甚至代替你作最後的決定。搖籤的結果就出於聖靈。讓聖靈的手代替你的手,聖靈的舌頭代替你的舌頭。最後的決定權和掌控權完全交給聖靈。
而且聖靈充滿不是像洗禮一樣是只作一次的,而是一生之久持續不斷的被充滿,就像加5:25,
但是不是被聖靈充滿過的人以後就不會再犯罪,不會再遇見困難?不是,就像使徒行傳後面繼續寫下去,這些人會為了吃飯吵架、為了奉獻說謊,為了想得權柄打算用錢買聖靈,為了觀念不同吵架甚至分開服事。甚至你也可能曾經聽說過一些被聖靈充滿過的人在許多問題上跌倒犯罪。就像羅8:13,每一次聖靈的感動到聖靈充滿都是一種與肉體掙扎的過程。每一次我們都必須重新作選擇。最近有弟兄告訴我他受洗之後並沒有黃袍加身榮耀光輝的感覺,反而遇到很多的掙扎,其實這就對了,因為有聖靈感動才會有掙扎,所以基督徒常常面對肉體和聖靈的掙扎是非常正常也正確的事。有聖靈的感動然後選擇聖靈拒絕肉體,聖靈才會充滿我們,給我們勝過肉體的能力,如果我們繼續停留在聖靈感動的掙扎甚至選擇肉體,聖靈就不能充滿我們,我們也就不可能嚐到得勝的快樂。這是一生之久都要學的功課。
常常有人會想,如果一次被聖靈充滿,就一生都不再掙扎該有多好,我要誠實的說這是不可能的事,只是掙扎的時間可以縮短而已。
這次旅行的掙扎。
上兩個禮拜我和牧師去上一個講道的課,那個牧師已經九十一歲了,就算是這們屬靈的人也是有掙扎,前幾年他來上課時,有些學生太心急,看到有些講義放在講台上就急著發出去,其實是他還沒講到的部分,所以他不要現在發,他說了幾次不要拿,還是有人繼續拿,他就大聲罵人了。大家嚇得趕緊把講義收回來,後來上課時他就為了他發脾氣跟大家道歉。
這就是屬靈生命的成長的過程,每一次的掙扎若有每一次的得勝就能帶出每一點的成長,而這些成長將串成你人生美麗的故事。
參、結論:
聖靈充滿可能會改變你的能力讓你會說方言、行神蹟異能。聖靈充滿可能會使你將雜亂的知識,整理成有次序的思想,成為對人有幫助的言語。聖靈充滿可能會使你在極大的困難中,仍然相信神、仍然愛人,甚至有喜樂平安。聖靈充滿可能會幫助你在極難的問題中有超然的智慧和勇氣,用行動去解決面對。
聖靈充滿就是要幫助你勝過世界和肉體的限制,真正成為一個天國的人,然後帶著這個生命向人見證耶穌基督真的會使我們得勝的事實。這就是在基督裡的故事。
我們今年的主題是ACT29,我們期待我們繼續寫下使徒行傳的故事,但如果沒有聖靈充滿我們就不可能有得勝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故事,你願意預備自己接受天父要賜給你的禮物,聖靈的充滿嗎?
Thursday, October 02, 2008
讀神學院所學何事?
「他們臨近米迦的住宅,就在那裡住宿,他們聽出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來,就進去問他說,誰領你到這裡來,你在這裡作什麼,你在這裡得什麼?」
(士師18:3)
士師記18章中提到一個少年利未人,在米迦的家中作祭司,當但族的人問他:「誰領你到這裡來?你在這裡作什麼?你在這裡得什麼?」當但族的人再問:「你做一家的祭司好呢?還是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這個年輕的祭司就心裡喜悅,拿著東西進入他們中間。
這樣的故事不斷的出現在歷史中,許多人視「傳道」只是他的職業,他到這個教會來,只是這裡的教會沒有傳道人,他們需要一個傳道人,而他正好需要這個工作,所以他就來了。當別的地方有更好的待遇、更好的機會時,他就往別的地方去了。
壹、誰領你到這裡來?
回應主呼召的人基督徒都被稱為「蒙召」的人(參羅一6-7,八28;林前一2, 24;啟十七14等)。但、牧師、傳道者則是神呼召個人去執行某些特別的任務。是「使命的呼召」(Vocational Calling)
☆ 神學院除了功課、他要你清楚呼召,華神林道亮院長不斷告訴我們,不清楚呼召就回去賣豆漿。
既然如此、你的老闆是上帝!!
一位執事對我說: 你知道你是我『請ㄑㄧㄤˇ的』還是我『請ㄑㄧㄤˋ的』(台語)
貳、你在這裡做什麼?
我想你一定會告訴我你在這裡學習聖經、學習教會歷史、講道、解經、希臘文、希伯來文…….。
I.承認自己的驕傲
神學院崇拜中聽到最Local 台的信息:『牧師不怕死、師母不貪財』
講員是貴格會合一堂的董洪林牧師董老牧師。
II.認識自己的缺乏
Ex.三年級的畢業講道;林道亮院長流淚的禱告。
離了他、我什麼都不能作!
原和合本 約 15:5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
不要以為自己很棒! -你不要以為自己很行、明天馬上可以找比你更棒的人取代你!
III.知道自己的可能
『施工中』的生命 我們是學像耶穌變成主的形狀
弗 2:10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 神所豫備叫我們行的。
當代聖經 弗 2:10 我們是上帝藉基督耶穌重新造成的“傑作”;要讓我們按照衪的心意,多行善事。
原和合本 羅 8:28 - 8:29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因為他豫先所知道的人、就豫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
最近我很喜歡與我教會的弟兄姊妹分享、我們的生命是施工中的生命。我的教會對面蓋了一批豪宅、建商蓋到一半倒閉、最近重新施工,非常吵雜混亂,但我知道他不會一直是這樣。我們也是你會一直改變直到見主面,越來越像耶穌。
哪一天自己以為夠好了,才是失敗危機的開始。
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1909/11/19-2005/11/11)對暢銷書《基業長青》(Build to Last)及《從 A 到 A+》的作者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的影響
*柯林斯與彼得.杜拉克的忘年之交
柯林斯提到一位彷彿父親般影響力深厚的良師,那人就是已過世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
Ex.彼得.杜拉克之所以偉大是因他永遠覺得自己是一個學習者。
這對相差四十九歲的忘年之交,相識在柯林斯三十六歲一九九四年十二月的某一天,那時他剛出版《基業長青》一書,尚未一炮而紅時。柯林斯至今也沒有忘掉,去按杜拉克家門鈴時忐忑緊張的心情。他沒想到杜拉克親自來應門,而且竟然花一天時間跟他交談。在柯林斯紀念彼得.杜拉克的文章中,他說:「那天,我們最後在他最喜歡的當地餐廳吃飯。從餐廳返回他的住處途中,我問他:『我要怎麼報答您,才能表達我的謝意?』杜拉克說:『我已經得到你的回報了。我們今天的談話讓我獲益良多。』那時我才發現,杜拉克獨特之處在於,他並不視自己為一代大師,他依然視自己為學生。」
好是最好的敵人
參、你在這裡得什麼?
Bill Hybels牧師
柳溪教會團隊 3C
Character & Competence & Chemistry
Character 品格
Competence 能力
Chemistry 有默契、化學反應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