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雜誌刊登一篇文章叫做『我的靈魂黑夜』-在2005年寇爾森(Charles Colson)剛寫完《美好生活》(The Good Life)後的幾個禮拜,兒子溫德爾(Wendell)被診斷出罹患骨癌。移除惡性腫瘤的手術花了十個小時 — 他說那是我生命中最漫長的一日。溫德爾活下來了,不過仍要繼續接受化療。接著,女兒艾蜜莉(Emily)得了黑色素細胞瘤(melanoma),他幾乎窒息。再一次走進醫院,重新經歷一趟情辭懇切的禱告旅程。沒多久,佩蒂(Patty)則又必須接受一場相當大型的膝蓋手術。很諷刺的、「美好生活」去了哪裡? 一連串的醫院之旅、兩年《美好生活》的寫作、以及與前任同事不愉快的相處經驗,讓我精疲力盡。
在文章中寫到: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來自黑暗的王子往往落井下石地發動攻擊,我發現自己正與之搏鬥。我在黑暗中徘徊,質問上帝為何容許這些事情發生。孤單、驚嚇與害怕,讓我渴望親近那位曾陪伴我度過無數獄中黑夜的上帝。
直到那天來到北卡羅萊納州,獨自一個人站在朋友家的陽台上;往前望去,一片雲霧中,壯麗的大煙山脈巍然聳起。那一剎那,我被上帝創造的榮耀給深深打動。在這樣的景色面前,想要不相信上帝是位創造者,真的不可能,因為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合理的理由,可以來解釋眼前的一切。上帝不可能不存在。
我發現,自己其實不需為所遭遇到的痛苦找出合理解釋,也不必非要聽到一個明確的答案不可;這一點讓我非常驚訝。上帝不是我的情緒或思考創造出來的產物,上帝就是上帝,祂創造了我,並且將為我和我孩子的命運負責。我所能做的,就是緊緊抓住祂是誰,以及祂說了些什麼。
這些古老傳統所強調的關鍵,就是失去慰藉將使我們的信仰變得更堅韌;我們必須放下一切,走入黑夜。
真正的信心是當外面一切都告訴我們沒有道理的時候,仍舊願意相信。
正如神學家諾瓦克(Michael Novak)所說的,真實的信心會說:「主啊,讓這一切成全,但是,是按主你自己的心意來成全」,儘管我們並不知道,「這一切」指的是什麼。
基督徒一生的生活就如同一場賽跑。不做出努力、就得不到冠冕。假裝相信然後遊手好閒是不夠的。要藉著恩典的大能積極打擊邪惡的權勢是在於行為、不在於言語。
天路客在世生活的態度(Pilgrim’s Attitude)
林前 9:24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
聖經這裡所說的是一種態度。「態」這個字,是一個「能」加上一個「心」 - 你的心決定了是否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態度對了,就決定了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一開始的態度,也會影響往後事情的結果。 在聖經當中給我們清楚看見這樣的例子,該隱首先在獻祭的時候犯錯;接著在他發現上帝比較喜歡他弟弟的所作所為時,內心充滿了嫉妒,而不是悔改。上帝不斷地提醒他:『罪惡已經伏在門口,要制服它,千萬不要被它制服!』但是該隱卻拒絶了上帝的提醒,於是嫉妒、憤怒醞釀成仇恨,以致最後殺死了弟弟!該隱在一開始的態度就錯了,才會在最後演變成殺人兇手。 十二個探子被挑選受派進到迦南地勘查,他們所偵查到的資料完全一樣,其中十個探子的態度卻是負面、是消極、不可能、沒辦法,所以不戰而敗;
而掃羅是上帝所親自選召以色列第一個君王,但是他在打仗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非利士巨人,名叫歌利亞,上帝讓少年大衛打敗歌利亞,這原本應當是值得慶賀的事,因為國家轉危為安;不料班軍回城的時候,百姓夾道歡呼喊的是:「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這句話讓掃羅心中充滿了嫉妒與憤怒,再也容不下大衛。」態度一錯,整個人生就被引向毀滅。
相反的約書亞和迦勒態度卻截然不同,因為他們看積極面,抓住可能的機會,亞衲人雖然高強大」,總是要力拼,他們說︰「主阿!這是你帶領的時刻,我們信靠你而得到成功。」、大衛的成功也在於他的態度!當面對歌利亞的時候,大家都在發抖,只有大衛說:「他算什麼!上帝幫助我打敗熊、打敗獅子,這個沒受過割禮的人算什麼!」大衛選擇的態度是勇敢、是信靠,這讓以色列人穩住陣腳。他帶著五顆石頭迎上前去,第一顆石頭就擊敗了歌利亞─積極正確的態度帶來了勝利。
今天早晨神的話提醒我們,我們成為天路客好像那參加奧運比賽的運動員是被挑選出來的;當我們這些天路客被召加入比賽的行列、是在乎那滿有恩典憐憫的上帝,我們毫無功勞。
然後接受更艱苦的訓練、使他們致力於培養自己強健的體魄。唯有那些盡了最大努力、奮鬥到底的人才得獎賞。
他們付出的艱辛越多、獲勝的希望就越大。
『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保羅說這句話不是因為他認為只有一個人可以得救,而是因為他想指明為了得勝需要付出最大的代價去完成,只說相信然後遊手好閒是不夠的,若不盡心盡力地奔跑、盡所能的要得到獎賞,我們就不可能得益處。
但我們也要注意神揀選我們進入他恩典蒙福的約裡成為神的兒女,且透過神的子民使萬民得福。但一旦我們態度不對既不願意也未奔跑我們就失落一切美善的祝福、我們若願意、又奔跑了,必能得上帝幫助、因為上帝召我們、就必定賜給我們立志與奔跑的力量。
天路客在世生命的操練(Pilgrim’s Discipline)
林前 9:25-26 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
1978年心理醫生派克(Scott Peck)出版了《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少有人走的路)這一本書,這本書一開始就說:「人生困難重重」。派克(Scott Peck)接著又說,「大部分的人不明白人生遍布艱難困頓,所以(很多人)不斷怨天尤人(怨天怨地),要不就自憐自艾,彷彿人生應該既舒服又順利似的。」 派克為什麼一開始就明說,人生處處有難題?;他說,「因為一旦想通這層道理,我們就能超越。一旦了解、而且接受了人生困難重重的事實,我們就不會那麼耿耿於懷,人生就顯得不那麼多災多難了。」 而 第一頁還沒結束,派克就進入下一個主題了:「解決人生難題最主要的工具是紀律。」 派克說,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你要解決難題嗎?沒有捷徑,只有「紀律」。 沒有一個人喜歡別人嘮叨、沒有人喜歡被「講」,這不是高深學理;沒有人喜歡受干預,年紀越大越不喜歡。然而、弔詭的是,好習慣都是透過「干預」,才建立得起來。 台北縣汐止鎮一名五歲女童,嘴裡含著筷子,在客廳奔跑時跌倒。筷子從口腔插入,經過鼻腔,進入前腦。送醫四天後,因前腦受創水腫,宣告死亡。小妹妹意外事件,引起讀者投書,回憶他小時鄰居孩童也曾口含塑膠筷子,失足撲倒,喉嚨受傷流血,幸好送醫救回。又提起,幼年住處附近有一窪水塘,父母嚴禁孩子靠近;不聽話就鞭子加身,他和兄弟妹因而視水塘為禁地。 孩童不也是獨立個體嗎?鞭打是不是太重了?報社編輯刊出這篇投稿時,下了中肯的標題:「如何保小命‧打罵也要教」。蘇先生的爸媽動用「鞭子」,想來也是不得不已。 雖然人不分年齡,都不喜歡被管、被教訓,但人生路上顯然少不了管與教。 我可以不要紀律嗎?可以。要付出什麼代價?「哭哭啼啼一輩子」。 智慧的父母給孩子什麼?舒適的環境,昂貴的才藝訓練?原來最珍貴的是耐心陪他們,花時間觀察他們、並教導他們好的紀律。
聽到這裡或許你會說、牧師我來不及了!我們成長的歲月中,有可能已經錯過了「被管理、受節制」的黃金時期。怎麼辦? 錯過了紀律養成的黃金期,雖然可惜;萬幸的是,在基督裡有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重生、新生命的歷程。解決人生難題最主要的工具是「紀律」。因為它幫助我們在一生的過程中堅定不移,並從中得到成長與學習的益處。
完整的紀律是一套面對痛苦的積極原則,分別為三項要點:
*學習等候延遲享受
¯ 「延遲享受」是自律的起點。孩子從五歲起,就可以開始學習「延遲享受」的生活安排方式。例如先做完功課再看電視,或吃蛋糕時不要先把糖霜吃完。到十五、六歲以後,這樣的表現應該已經是常態。
¯ 父母本身能夠自律,就是孩子遵守紀律的榜樣。當父母有嚴格的自律、自制、自尊,把生活過得井然有序,孩子就打內心深處相信這是生活的最高準則;父母天天生活漫無目標,做事咨情任性,孩子看在眼中,一樣會視之為生活的不二法則。
* 面對困難承擔責任
¯ 如果我們不著手解決人生的難題,問題就永遠無法解決。我們必須先扛起解決問題的擔子才能解決問題;光是期待別人來替我們解決問題,問題不會消失。唯一的辦法是挺身站出來說:「這是我的問題,我自己來面對解決。」
¯ 當我們把責任推出去時,可能覺得非常痛快,但生活的難題不能解決。正如六零年代傳下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不是解決方案的一部份(part of the project),你就是問題的一部份。」
*追求誠實忠於真理
¯ 面對真理我們會發現並學習很多不合「本性」的事,使它們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其實所有的自律行為都可視為第二天性的訓練。超越本性、改變本性、學習去做並非出於本性的事,正是「人性」的另一個重要特徵,也是人性中偉大的地方。
生命的真諦就在於這段過程。面對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勵我們的勇氣。在尋求解決問題的當中摸索出成長的道路,使我們更加成熟。
天路客一生追求的目標(Pilgrim’s Purpose)
林前 9:27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
初代教會教父屈梭多模:倘若連保羅都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那麼我們豈不更加警醒?
V.27 攻克己身 是鬥拳的動詞,意思是『給對手一個黑眼圈』。打(切)中要害
叫身服我 叫身體能夠降服於意志。 Make it serve my purposes in the gospel
V.27 棄絕-原文是指金屬製造的用語,意思是那些經過考驗而不合格的東西。(被打下來不合規格的瑕疵品…)因未符合規定的標準的瑕疵品。(雖然外表一模一樣)
不要作一個瑕疵品
Ex.柯林斯與 彼得.杜拉克 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他們永遠覺得自己是一個學習者。
*柯林斯與彼得.杜拉克的忘年之交 柯林斯在採訪中,不斷提到一位彷彿父親般影響力深厚的良師,那人就是已過世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
這對相差四十九歲的忘年之交,相識在柯林斯三十六歲,那時他剛出版《基業長青》一書,尚未一炮而紅時。柯林斯至今也沒有忘掉,去按杜拉克家門鈴時忐忑緊張的心情。他沒想到杜拉克親自來應門,而且竟然願意花一天時間跟他交談。在柯林斯紀念彼得.杜拉克的文章中,他說:「那天,我們最後在他最喜歡的當地餐廳吃飯。從餐廳返回他的住處途中,我問他:『我要怎麼報答您,才能表達我的謝意?』杜拉克說:『我已經得到你的回報了。我們今天的談話讓我獲益良多。』那時我才發現,杜拉克獨特之處在於,他並不視自己為一代大師,他依然視自己為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