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 使徒聚集到耶穌那裡,將一切所做的事、所傳的道全告訴他。
『你們是世上的鹽…………. 你們是世上的光……………………………..』
當劇毒的氯遇到易爆的鈉,即轉變成人人所必需的鹽,這是上帝創造的幽默。
鹽是氯化鈉NaCl。氯是很毒的氣體,一點點的氯氣就會致人於死命。鈉是非常活潑的金屬,一點點的鈉放在水中就會爆炸。但有意思的是,當劇毒的氯遇到易爆的鈉,卻轉變成人人所必需的鹽,這是上帝創造的幽默。讓蒙恩的罪人,在混沌的世界中擔任鹽的功能,這更是上帝恩典的設計,就像象棋裡的兵卒,雖然位階是最小的,卻能收拾對方的將帥。
教會是一群蒙恩罪人的聚集
教會是世界唯一的希望(Bill Hybel)-教會需要勇者
Ex.真情部落格 紀錄每一個生命故事 - 再牽你的手~張瑛傑 劉淑萌
(你要有你自己的生命故事)
鍾馬田D. Martyn Lloyd-Jones(1899-1981):『福音的榮耀就是當教會與世界完全不同時,教會無可避免的會吸引這世界。那時、世界就要開始聆聽教會的信息,縱然世界原來是恨惡教會的。』
發揮影響力-必須從這世界分別出來、而非效法這世界。
『你們是世上的鹽…………. 你們是世上的光……………………………..』
“是”講的是本質;
彼得前書二9-10 『我們是君尊的祭司....................』
教會像是『患了失憶症的灰姑娘』
當我們(教會)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不知道自己原本是那麼高貴﹑榮耀,以致慢慢失去自己的 身份,更談不上有甚麼見證,生命的見證。
恢復上帝創造你的榮美 敬拜是朝見上帝榮耀的臉
『你們是世上的鹽…………. 你們是世上的光…………………………..』
鹽的功能:
防腐
這世界需要鹽與光?
澳門蓋世界最大的賭場、高中畢業生不再唸書、因為在賭場當發牌員有雙倍大學畢業生的收入。(價值觀的錯置)
我們身處這樣的環境我們早已經麻木!!
巴克萊 寫下早期猶太教律法師的聲明,六件事可以為人帶來好名聲與財富:
1.讀書 2.探訪病人 3.殷勤待客 4.虔誠禱告 5.教育孩子律法
6.想想別人最好的優點
調味
發光與撒鹽、但也不必照到使人眼瞎、或鹹到使人變鹹魚。
光的功能
驅逐黑暗
要向世界發光、不要向自己發光,光對光一點意義都沒有、將你的光射向黑暗!那兒才真正需要光。
讚美之泉『永遠尊貴』專輯,裡面有一首詩歌-我們呼求;這首詩歌是今年全球禱告日香港的主題曲,裡面提到求主來復興這地!
思想-我們基督徒求復興到底是什麼!
福音不限於個人得救,並帶來社會的改革-如教育、醫療、監獄改革、工會、廢除奴隸制度、廢除童工、建立孤兒院….;甚至更擴展至萬物的更新 (啟廿一5),愛護自然、維護人權、促進復和、關注愛滋與全球暖化等公共課題。
有一部片子叫做『轉化』Transformation 轉化-城市變革的記實
斐濟(Fiji)群島共和國,一個位於南太平洋介於赤道與南迴歸線之間的島國。對一般觀光客來說,斐濟是個旅遊及渡假的美麗小島;但基督徒眼中,它卻是一個經歷生態浩劫後,神大能的手一夜救回,使土地和其人民起死回生的活見證。
斐濟全島曾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化及復興。多年前斐濟境內的自然生態因長期人為破壞,許多生物死去,土地不能種植,海洋生物消失,魚蝦離開近海,社區水源被污染而不能飲用,貧窮率、自殺率不斷提高,眼看國家經濟幾乎全毀。就當此時,島內各教會帶領百姓在神面前認罪悔改,許多人一起為國家和土地禁食禱告,當他們呼喊耶和華的名,神就回應他們的呼求。至此,大大小小的神蹟奇事就一直沒有在斐濟停止過。
斐濟人民道出許多神在他們國家所做的神蹟奇事,像是百姓連續禁食禱告的最後一天,強光從天而降到海裡,海面著火,過後許多魚類再次出現於近海。
有阿根廷、哥倫比亞、牙買加、馬其頓和烏干達等地的牧者講述自己城市轉化的情況,大家可能會好奇,為何一個彈丸小國可以經歷這樣多奇妙神蹟?答案是:當人到無路可走的時候,願意全心回轉向神,一心一意渴慕尋求,神的國就在這土地被高舉,同時神大能的手就會降臨,生命和土地便被轉化。
我們不單是要消極地去防腐,更加是要積極地去投注光明。經文借用兩個比喻 : 我們是在山上的城 : 是能夠被人看見 , 而不是隱藏在樹林 ﹑鄉村中。我們不要害怕「曝光」, 更不要隱藏自己。 不要怕曝光 ,不要害怕在人前表現我們的良善。我們常看到撒但的把戲,就是透過羞辱我們,以壓制良善。例如有一些很乖巧的學生,每當老師發問時都勇於回答,但漸漸他們感受到同學們投來怪異的目光,並指他們的表現目的是討好老師。於是,他們不敢再舉手答問題。很多時候,當人不能自己行善時就會用很多方法去羞辱那些行善的人,以致他們不敢去作應該作的事。
基督徒不要害怕被羞辱,不要中撒但的計謀﹑策略,放膽的將你的燈放在燈臺上,你的燈要照亮身邊的人;放膽的將你的善行行出來。
鹽是相當穩定的化合物NaCl氯化納。由鈉(Sodium)及氯(Chlorine)造成,當這 兩種物質合成之後,就會變得很穩定,可承受一切衝擊。無論有任何撞擊出現皆不能令它們解體。事實他不會變的不鹹、唯一叫他不鹹的原因只有當鹽被泥土、砂石及其他雜質污染時,耶穌說:『鹽就失了味-也就無用了』
我認識一些人 , 初時有很好的事奉和生命質素, 但可惜經一段日子 ,眼見他們慢慢轉變 ,無論講道與事奉 ,都與以前有很大分別 ,發覺他們的生命像失去了能力,後來才明白到原來有些雜質出現在他們的生命中。過去是蒙神所使用的,但因著有雜質出現,致令他們屬靈的影響力漸漸消失了。
你只要過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活、就足以使他人困惑、稀奇你不隨眾人起舞的原因。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EX.祈生部落格的見證 http://www.wretch.cc/blog/j95505120313&article_id=13144559
~~曾晴的部落格(肌小管病變的孩子)~最近發現神真的很奇妙~透過好多事情一點一滴的張顯他的意念~
今天有一個奇特的機會可以去聽一個演講~主講人是曾晴的爸爸~曾晴是一個罕見疾病的患者~在這當中~她們一家人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以及神的帶領~鼓勵大家去他的部落格晃晃喔~很棒很棒~很激勵人~演講一開始~看到曾晴的照片和故事~禿然~上帝讓我回想以前小時候~我剛出生的時候~我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媽患有起喘~醫生不希望她把我生下來~我們倆都有生命的危險~感謝神~上帝給她們力量~生下我~但是~哈~我是個早產兒~醫生估算錯誤~所以我生下來只有2000多克~不會吸允~吞嚥發育不完全~我喝奶~都吐了一大堆~在醫院哺乳區~永遠都是從沒人到一堆人最後又沒人~我還沒喝完~感謝神~看得出來我是早產兒嗎~哈哈哈哈~長這ㄇ胖~接著上帝讓我想起爸爸的神經纖維瘤~爸爸在六年前開腦~因為神經纖維瘤長在腦中~開了兩次~第一次傷到視神經~第二次成功拿掉~兩次手術~神保守爸爸的生命~同年~壓力太大ㄉ媽媽得了乳癌~在化療過程中~再度復發~必須用更強的藥~神真的很保守我們家~保守媽媽~上帝說~我要使妳完全痊癒~媽媽現在可是活力大能派的呢~今年暑假~妹妹開脖子~原因~他有神經纖維瘤的基因~在他脖子也長了一顆~醫生原先以為沒事~開下去後~不的了~手術中把家屬叫進去~多嚇人阿~醫生說~長在神經上~開了~以後說話會沙啞~喝水會嗆到~重點是不能不拿掉~妹妹現在聲音真ㄉ很小聲~又嚴重沙啞~但是他沒有怨言~他知道上帝要用它做其妙事情~上帝讓這每件事情一件一件的出現~我不是難過~不是沮尚~埋怨~我看到的是上帝要大大的使用我們家~甚至彷彿看到妹妹站在台上~分享~他的故事~台下被神的恩典所感動~看見妹妹帶領無數人來到上帝面前~我會坐在台下幫她加油~哈哈~聚會完~參觀南京東路禮拜堂~好大的一間教會阿~好喜歡~覺得自己教會是小教會~但突然有種感動在心中說話~雖然小~但是我們卻有大教會的能力~哈哈~好大的志氣阿~沒錯~雖然小~但是~誰說上帝不用~上帝不是用了曾睛的生命嗎~「講道王子」司布真~20歲就被聘為主任牧師~而代他信主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傳道人~~哈利路亞~神今天很神奇帶我做了一趟小小的生命巡禮~讓我看見生命中每個珍貴的角落~讓我更了解神的愛與恩典~期待自己更多ㄉ被主所使用~
校園雜誌刊登一篇文章叫做『我的靈魂黑夜』-在2005年寇爾森(Charles Colson)剛寫完《美好生活》(The Good Life)後的幾個禮拜,兒子溫德爾(Wendell)被診斷出罹患骨癌。移除惡性腫瘤的手術花了十個小時 — 他說那是我生命中最漫長的一日。溫德爾活下來了,不過仍要繼續接受化療。接著,女兒艾蜜莉(Emily)得了黑色素細胞瘤(melanoma),他幾乎窒息。再一次走進醫院,重新經歷一趟情辭懇切的禱告旅程。沒多久,佩蒂(Patty)則又必須接受一場相當大型的膝蓋手術。很諷刺的、「美好生活」去了哪裡? 一連串的醫院之旅、兩年《美好生活》的寫作、以及與前任同事不愉快的相處經驗,讓我精疲力盡。
在文章中寫到: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來自黑暗的王子往往落井下石地發動攻擊,我發現自己正與之搏鬥。我在黑暗中徘徊,質問上帝為何容許這些事情發生。孤單、驚嚇與害怕,讓我渴望親近那位曾陪伴我度過無數獄中黑夜的上帝。
直到那天來到北卡羅萊納州,獨自一個人站在朋友家的陽台上;往前望去,一片雲霧中,壯麗的大煙山脈巍然聳起。那一剎那,我被上帝創造的榮耀給深深打動。在這樣的景色面前,想要不相信上帝是位創造者,真的不可能,因為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合理的理由,可以來解釋眼前的一切。上帝不可能不存在。
我發現,自己其實不需為所遭遇到的痛苦找出合理解釋,也不必非要聽到一個明確的答案不可;這一點讓我非常驚訝。上帝不是我的情緒或思考創造出來的產物,上帝就是上帝,祂創造了我,並且將為我和我孩子的命運負責。我所能做的,就是緊緊抓住祂是誰,以及祂說了些什麼。
這些古老傳統所強調的關鍵,就是失去慰藉將使我們的信仰變得更堅韌;我們必須放下一切,走入黑夜。
真正的信心是當外面一切都告訴我們沒有道理的時候,仍舊願意相信。
正如神學家諾瓦克(Michael Novak)所說的,真實的信心會說:「主啊,讓這一切成全,但是,是按主你自己的心意來成全」,儘管我們並不知道,「這一切」指的是什麼。
基督徒一生的生活就如同一場賽跑。不做出努力、就得不到冠冕。假裝相信然後遊手好閒是不夠的。要藉著恩典的大能積極打擊邪惡的權勢是在於行為、不在於言語。
天路客在世生活的態度(Pilgrim’s Attitude)
林前 9:24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
聖經這裡所說的是一種態度。「態」這個字,是一個「能」加上一個「心」 - 你的心決定了是否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態度對了,就決定了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一開始的態度,也會影響往後事情的結果。 在聖經當中給我們清楚看見這樣的例子,該隱首先在獻祭的時候犯錯;接著在他發現上帝比較喜歡他弟弟的所作所為時,內心充滿了嫉妒,而不是悔改。上帝不斷地提醒他:『罪惡已經伏在門口,要制服它,千萬不要被它制服!』但是該隱卻拒絶了上帝的提醒,於是嫉妒、憤怒醞釀成仇恨,以致最後殺死了弟弟!該隱在一開始的態度就錯了,才會在最後演變成殺人兇手。 十二個探子被挑選受派進到迦南地勘查,他們所偵查到的資料完全一樣,其中十個探子的態度卻是負面、是消極、不可能、沒辦法,所以不戰而敗;
而掃羅是上帝所親自選召以色列第一個君王,但是他在打仗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非利士巨人,名叫歌利亞,上帝讓少年大衛打敗歌利亞,這原本應當是值得慶賀的事,因為國家轉危為安;不料班軍回城的時候,百姓夾道歡呼喊的是:「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這句話讓掃羅心中充滿了嫉妒與憤怒,再也容不下大衛。」態度一錯,整個人生就被引向毀滅。
相反的約書亞和迦勒態度卻截然不同,因為他們看積極面,抓住可能的機會,亞衲人雖然高強大」,總是要力拼,他們說︰「主阿!這是你帶領的時刻,我們信靠你而得到成功。」、大衛的成功也在於他的態度!當面對歌利亞的時候,大家都在發抖,只有大衛說:「他算什麼!上帝幫助我打敗熊、打敗獅子,這個沒受過割禮的人算什麼!」大衛選擇的態度是勇敢、是信靠,這讓以色列人穩住陣腳。他帶著五顆石頭迎上前去,第一顆石頭就擊敗了歌利亞─積極正確的態度帶來了勝利。
今天早晨神的話提醒我們,我們成為天路客好像那參加奧運比賽的運動員是被挑選出來的;當我們這些天路客被召加入比賽的行列、是在乎那滿有恩典憐憫的上帝,我們毫無功勞。
然後接受更艱苦的訓練、使他們致力於培養自己強健的體魄。唯有那些盡了最大努力、奮鬥到底的人才得獎賞。
他們付出的艱辛越多、獲勝的希望就越大。
『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保羅說這句話不是因為他認為只有一個人可以得救,而是因為他想指明為了得勝需要付出最大的代價去完成,只說相信然後遊手好閒是不夠的,若不盡心盡力地奔跑、盡所能的要得到獎賞,我們就不可能得益處。
但我們也要注意神揀選我們進入他恩典蒙福的約裡成為神的兒女,且透過神的子民使萬民得福。但一旦我們態度不對既不願意也未奔跑我們就失落一切美善的祝福、我們若願意、又奔跑了,必能得上帝幫助、因為上帝召我們、就必定賜給我們立志與奔跑的力量。
天路客在世生命的操練(Pilgrim’s Discipline)
林前 9:25-26 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
1978年心理醫生派克(Scott Peck)出版了《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少有人走的路)這一本書,這本書一開始就說:「人生困難重重」。派克(Scott Peck)接著又說,「大部分的人不明白人生遍布艱難困頓,所以(很多人)不斷怨天尤人(怨天怨地),要不就自憐自艾,彷彿人生應該既舒服又順利似的。」 派克為什麼一開始就明說,人生處處有難題?;他說,「因為一旦想通這層道理,我們就能超越。一旦了解、而且接受了人生困難重重的事實,我們就不會那麼耿耿於懷,人生就顯得不那麼多災多難了。」 而 第一頁還沒結束,派克就進入下一個主題了:「解決人生難題最主要的工具是紀律。」 派克說,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你要解決難題嗎?沒有捷徑,只有「紀律」。 沒有一個人喜歡別人嘮叨、沒有人喜歡被「講」,這不是高深學理;沒有人喜歡受干預,年紀越大越不喜歡。然而、弔詭的是,好習慣都是透過「干預」,才建立得起來。 台北縣汐止鎮一名五歲女童,嘴裡含著筷子,在客廳奔跑時跌倒。筷子從口腔插入,經過鼻腔,進入前腦。送醫四天後,因前腦受創水腫,宣告死亡。小妹妹意外事件,引起讀者投書,回憶他小時鄰居孩童也曾口含塑膠筷子,失足撲倒,喉嚨受傷流血,幸好送醫救回。又提起,幼年住處附近有一窪水塘,父母嚴禁孩子靠近;不聽話就鞭子加身,他和兄弟妹因而視水塘為禁地。 孩童不也是獨立個體嗎?鞭打是不是太重了?報社編輯刊出這篇投稿時,下了中肯的標題:「如何保小命‧打罵也要教」。蘇先生的爸媽動用「鞭子」,想來也是不得不已。 雖然人不分年齡,都不喜歡被管、被教訓,但人生路上顯然少不了管與教。 我可以不要紀律嗎?可以。要付出什麼代價?「哭哭啼啼一輩子」。 智慧的父母給孩子什麼?舒適的環境,昂貴的才藝訓練?原來最珍貴的是耐心陪他們,花時間觀察他們、並教導他們好的紀律。
聽到這裡或許你會說、牧師我來不及了!我們成長的歲月中,有可能已經錯過了「被管理、受節制」的黃金時期。怎麼辦? 錯過了紀律養成的黃金期,雖然可惜;萬幸的是,在基督裡有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重生、新生命的歷程。解決人生難題最主要的工具是「紀律」。因為它幫助我們在一生的過程中堅定不移,並從中得到成長與學習的益處。
完整的紀律是一套面對痛苦的積極原則,分別為三項要點:
*學習等候延遲享受
¯ 「延遲享受」是自律的起點。孩子從五歲起,就可以開始學習「延遲享受」的生活安排方式。例如先做完功課再看電視,或吃蛋糕時不要先把糖霜吃完。到十五、六歲以後,這樣的表現應該已經是常態。
¯ 父母本身能夠自律,就是孩子遵守紀律的榜樣。當父母有嚴格的自律、自制、自尊,把生活過得井然有序,孩子就打內心深處相信這是生活的最高準則;父母天天生活漫無目標,做事咨情任性,孩子看在眼中,一樣會視之為生活的不二法則。
* 面對困難承擔責任
¯ 如果我們不著手解決人生的難題,問題就永遠無法解決。我們必須先扛起解決問題的擔子才能解決問題;光是期待別人來替我們解決問題,問題不會消失。唯一的辦法是挺身站出來說:「這是我的問題,我自己來面對解決。」
¯ 當我們把責任推出去時,可能覺得非常痛快,但生活的難題不能解決。正如六零年代傳下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不是解決方案的一部份(part of the project),你就是問題的一部份。」
*追求誠實忠於真理
¯ 面對真理我們會發現並學習很多不合「本性」的事,使它們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其實所有的自律行為都可視為第二天性的訓練。超越本性、改變本性、學習去做並非出於本性的事,正是「人性」的另一個重要特徵,也是人性中偉大的地方。
生命的真諦就在於這段過程。面對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勵我們的勇氣。在尋求解決問題的當中摸索出成長的道路,使我們更加成熟。
天路客一生追求的目標(Pilgrim’s Purpose)
林前 9:27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
初代教會教父屈梭多模:倘若連保羅都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那麼我們豈不更加警醒?
V.27 攻克己身 是鬥拳的動詞,意思是『給對手一個黑眼圈』。打(切)中要害
叫身服我 叫身體能夠降服於意志。 Make it serve my purposes in the gospel
V.27 棄絕-原文是指金屬製造的用語,意思是那些經過考驗而不合格的東西。(被打下來不合規格的瑕疵品…)因未符合規定的標準的瑕疵品。(雖然外表一模一樣)
不要作一個瑕疵品
Ex.柯林斯與 彼得.杜拉克 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他們永遠覺得自己是一個學習者。
*柯林斯與彼得.杜拉克的忘年之交 柯林斯在採訪中,不斷提到一位彷彿父親般影響力深厚的良師,那人就是已過世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
這對相差四十九歲的忘年之交,相識在柯林斯三十六歲,那時他剛出版《基業長青》一書,尚未一炮而紅時。柯林斯至今也沒有忘掉,去按杜拉克家門鈴時忐忑緊張的心情。他沒想到杜拉克親自來應門,而且竟然願意花一天時間跟他交談。在柯林斯紀念彼得.杜拉克的文章中,他說:「那天,我們最後在他最喜歡的當地餐廳吃飯。從餐廳返回他的住處途中,我問他:『我要怎麼報答您,才能表達我的謝意?』杜拉克說:『我已經得到你的回報了。我們今天的談話讓我獲益良多。』那時我才發現,杜拉克獨特之處在於,他並不視自己為一代大師,他依然視自己為學生。」
敬拜是 神邀請我們看見他的臉
好讓他改變我們的臉
馬太福音十一章是記載耶穌生平非常特殊的一段經文;耶穌雖是上帝的兒子在講道、行事、工作上都有權能。但從這一章告訴我們,耶穌在世走的道路並不平順(非我們想像)。
他的事奉面對
被最應瞭解你的人質疑 V.2-15
施洗約翰是耶穌在世上事奉的開路先鋒,當耶穌初出在拿撒勒一帶事奉,他介紹:『耶穌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而因為被希律王因他指明希律王的錯誤而被下到監裡坐了冤獄,冤情不得昭雪、而對主是不是要來的那位基督起了懷疑。於是打發他的門徒去問耶穌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別人不瞭解還可以忍受、現在連身為他的先鋒的施洗約翰都對他質疑起來,叫主怎不傷心?
被事奉的對象惡意批評中傷 V.16-19
一般猶太人對他作惡意的批評:『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有說他是貪酒好食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主遭到猶太人惡意的中傷與批評,他嘗到我們常說:『做人難、難做人、人難作』的痛苦。
事奉卻毫無果效 V.20-24
主耶穌在哥拉泛、伯賽大、迦百農行了許多的神蹟奇事,但那些城裡的人『終不悔改』;耶穌權能佈道還有誰比得過他,但人卻沒有因此而有任何改變,工作沒有果效是服事最大的挫折。
如果你是耶穌、在當下你會如何?
第二十五節出現非常要緊的兩個字『那時』,說出被好朋友懷疑、被人誤會及無謂的批評、工作又沒有果效、一般人的反應會如何?灰心、放棄、自殺?
都不是
那時、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
他在這樣的時候還能感謝父;是因為除了父以外、沒有人知道子。換句話說、神知道他、是他最大的安慰!
人不知道、神知道!
神知道他的的確確是被差來的彌賽亞;
神知道他與罪人稅吏來往、為要救他們
神知道他已經作工盡了他的努力
這是主在遭遇這一切所得最大的安慰。
那時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我們的主知道神的旨意原是如此;能知道神的旨意對苦難的看法一定不同。
Ex.舊約 約瑟被兄弟出賣
Ex.蘇媽媽的見證
玖妮愛力生(Joni Eareckson)
輪椅上的畫家 Joni
一個難以忘懷的真實故事:一個少女與癱瘓 和灰心絕望掙扎。這位美國基督徒少女因為游泳跳水不慎折斷了頸骨,神經中樞受損。肩頭以下地方全部麻痺並失去知覺。八年之中,她如何灰心絕望,對上帝懷疑、怨恨,她的男友也離開了她。但由於上帝的恩典使她勝過了這一切的苦難。
【身體必要得贖】Joni Eareckson是一個殘障的畫家,全身癱瘓,坐在輪椅上,用嘴含著畫筆作畫。最近她畫她自己所坐的輪椅,空的輪椅上掛著一塊「出售」(For Sale)的牌子。她的意思是,當主再來時,她的身體要得贖,再也用不著這張輪椅,所以她要將它出售。她的人生何等積極,成為許多殘障人的祝福。
我們每逢遇到患難的時候,總免不了要埋怨上帝,為什麼會如此?卻不知道上帝有祂更美好的旨意,雖然目前看不清楚,將來就會知道。我們必須用信心來信靠祂和順服祂。願主使用這本書,來安慰一切灰心失望受苦的人,讓他們信靠祂,從破碎之中重建起來。
聖詩作家克羅斯比(Fanny J.Crosby)
盲眼詩人--克羅絲比(Fanny J.Crosby,1820-1915) 所作,他出生於美國紐約普蘭鎮的一個窮苦家庭中,父母都是很虔誠的基督徒,在她生下來六個月時,因為感冒,以致眼睛發紅,碰巧醫生又不在家,只好請來另一位蒙古大夫來醫治,他給了一帖很熱的藥膏敷眼睛,沒想到後來眼睛全瞎了,鄰居們知道此事都非常氣憤,想找那位蒙古大夫理論算帳,可惜這位惹禍的大夫知道此事以後,就於半夜逃之夭夭,以後再也沒有人看到他。
可憐的克羅絲比不但眼睛失明,在他尚未滿一歲時,父親又不幸過世了,她母親因為事情實在是太忙了,便將她交給祖母來照顧,她的祖母是一位相當愛主的基督徒,常常告訴她神創造的一切是多麼美麗,並神的大愛.救贖的計畫.以及聖經的奇妙,都深深的影響她,所以克羅絲比很小就有重生的經驗,並且深深的經歷神的大愛,她沒有被環境打倒,反而比別人更加積極努力研究音樂和文學,並且她的記憶力極強,領悟力極高,能夠將聖經(尤其是詩篇及箴言)記住並可倒背如流。她雖然眼盲,但是心靈的眼睛卻是極其明亮,
從她的聖詩作品當中對大自然的描述,真不敢相信她居然是位眼盲者。她曾進入盲童學校接受教育,且後來也任教於該校,繼而與同是盲眼的樂師--阿爾斯丁(Alstyne)結婚,而且終身以大半時間來服務盲童。她的第一首被全球所喜愛的聖詩,就是這首"榮耀歸與上帝",她平均每週作詩三首,每年作品一百多首,在世數十年以來,所遺留下來家喻戶曉的聖詩共有八千多首
Fanny J.Crosby & "CLOSE TO THEE"靠近主
1)
主是我永遠的福份,勝過朋友與生命,在人生孤單旅程中,懇求主與我同行。靠近主,靠近主,靠近主,靠近主;在人生孤單旅程中,懇求主與我同行。
2)
我不求世界的歡樂,也不求世界美名,我願受任何的勞苦,只求主與我同在。靠近主,靠近主,靠近主,靠近主;我願受任何的勞苦,只求主與我同在。
3)
帶領我經黑暗幽谷,安然渡苦海危程,當天上永生門大開,願與主同進天庭。靠近主,靠近主,靠近主,靠近主;當天上永生門大開,願與主同進天庭。
那時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新和合本 約 10:10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譯: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前幾年電視有一個日本製作的節目,叫做『搶救貧窮大作戰』;節目拍攝在日本各地許多各式各樣的店家他們同樣在經營簡餐店、拉麵館、麵包店、中餐廳、糕餅店…….等的生意、而且剛開始都風風光光的開幕,而到後來、有人繼續經營得門庭若市但卻也有人長期落在貧窮裡、一蹶不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同樣的也有許多人在這世上雖然活著卻活不出上帝原來創造人的榮耀、天天過著愁苦的生活。所以、雖然活著卻好像是死的一般。聖經告訴我們:耶穌來就是要拯救失喪的人!並且不僅如此、我們得救➭得勝➭得榮耀。
親愛的弟兄姊妹、雖然我們已經蒙恩得救、撒旦卻仍然想盡辦法(想空想縫-台語)繼續偷竊、殺害、毀壞!
◎ 認識撒旦的目的 撒但攻擊我們有四個目的
一、叫我們遠離神;
二、破壞神對我們的計劃;
三、竊奪神應得的榮耀;
四、最後摧毀我們。
◎ 清楚撒旦的技倆
撒但攻擊我們的目的既然要教我們遠離神,攔阻我們完成神的計劃,竊奪神應得的榮耀與讚美,最後是毀滅我們。
因此、清楚撒旦的伎倆很重要
撒但的第一個詭計是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到我們的需要或渴望
撒旦很聰明、牠知道你不會渴慕,你不需要的東西;你不感興趣的東西牠不會用來引誘你,牠了解我們的需要和渴慕。如何引誘你呢?牠會讓你全神貫注在你所沒有的東西上!
什麼是人類有興趣的事?(Sex、Power、Money)
牠會讓我們輕看週遭的一切只專注在某樣慾望或需要上,而且那慾望或需要會變得越來越強,相形之下,其他神所預備的美好事物都顯得乏味極了!這就是撒但的詭計。 並且在那一刻牠不僅把我們的渴望縮小在某件事物上,還會讓你感覺我非要”馬上”得到那樣東西不可;因為牠不要你想到將來的後果,你現在的需要和慾望才重要要、及時行樂。
牠不會提醒喝酒的人酒醉駕車會害己害人,牠會告訴你喝酒要盡興,牠贊同並鼓勵一切的罪。
Ex.墾丁 春天吶喊
撒但知道我們有某些需要和慾望,於是就操縱我們的想法讓我們覺得非馬上得到不可,並引誘我們濫用神的恩賜和機會來滿足私慾,導致神對我們的旨意與計劃無法完成,這就是撒但的做法。
撒旦第二個詭計撒但總是知道何時下手最好
撒但很清楚我們何時最軟弱,牠知道我們何時最容易妥協。美國匿名戒酒協會專人幫助一些上癮的人,『HALT』 H-A-L-T別讓自己太飢餓Hungry別讓自己太生氣Angry別讓自己太孤單Lonely 別讓自己太累Tired
常常試探就發生在這些時候;
Ex.曼寧的朋友。
“麥非”多太關心別人,以致忘記關心自己。在協會裡有個人盡皆知的行話:停(HALT),就是提醒人不要讓自己太饑餓(hungry)、太生氣(angry)、太寂寞(lonely)或太疲倦(tired),不然就特別容易去喝那第一口。我的朋友幫助別人幫到累垮,又回頭栽進了杯中之物。 肚子太餓你就會軟弱、軟弱時你會怎樣每個人反應不一;但別讓自己太生氣、聰明的你千萬別在憤怒時下決定,否則有99%的機率你的決定是錯的。所以生氣時要特別小心。別讓自己太孤單,孤單時你就會開始胡思亂想;別讓自己太累、因為疲累,孤單,憤怒,飢餓時人最容易受攻擊。 撒但知道何時下手最好 譬如有些人自己獨居一回到家就是獨自一人,那些電視節目會教你找個人來填滿空虛寂寞的心靈,這時你心裡就會浮現一些念頭;撒但知道只要你開始動心想要效法那些節目內容、牠就有機會打敗你、撒但這一招非常聰明。 注意聽、你可以全心全意服事神,服事神的人要注意一個危險:服事主不代表你能對撒但的攻擊免疫,你的服事越有功效越順服神,在神面前越聖潔,撒但的攻勢保証越凌厲!因為牠要你失敗牠要破壞神對你的計劃!
撒但的第三個伎倆就是在你心裡製造疑惑
製造疑惑是撒但的高招、牠不會直接慫恿你懷疑神的話,牠會像試探夏娃一樣的試探你,神真的這樣說嗎?聖經肯定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牠只要讓你曲解某一處經文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你明知那行為不討神喜悅那部分是你的軟弱是你常犯罪的、到最後你就會乾脆放棄掙扎、說算了,我要自己解釋神的話,我不要再聽牧師傳道人說什麼我要自己摸索,我告訴你接著你會怎麼做、因為那是撒但慣用的伎倆。 聽著、撒但只要能讓你故意曲解一個聖經原則、牠知道你接著就會開始曲解第二個聖經原則。因為你讓懷疑和不信進入心靈。各位,我誠心的告訴你你若蓄意竄改扭曲神的話,你的下場絕對慘不忍睹。
牠竭盡所能要使你遠離神破壞神對你的計劃,竊奪神的榮耀最後再摧毀你,這就是牠的詭計。
撒但的第四個詭計就是引誘你和牠辯論
再來看看夏娃的例子、牠對夏娃說:『神豈是這樣說?神豈是說你不能吃這果子?』你看牠對耶穌怎麼說?『你若是神的兒子…….』、製造疑惑。 牠的目的很簡單要你和牠對話,然後牠再來扭曲事實。你千萬不要和撒但對話因為你絕對會輸。撒但會要你聽聽不同的聲音,我告訴你,你不可能辯贏撒但。 你說、如果我不跟牠辯論那我能怎麼做?你可以這麼做很簡單;你說,聖經寫得清清楚楚,聖經就是神的話。超出聖經之外的你絕辯不過撒但,牠是辯論高手。 看看保羅用什麼字眼形容牠-詭詐、誘使、欺哄;耶穌曾論到撒但在約翰福音8章44節:『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牠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牠心裡沒有真理,牠說謊是出於自己,因牠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你怎麼可能辯贏說謊之人的父、牠是欺騙,耍詐,狡猾的專家、你怎麼可能辯贏牠不可能
欺騙是撒但的典型作風、欺騙的本質就是讓你把假的當做真的;把錯的當做對的把虛假的事信以為真。
魔鬼撒旦有兩個最大的特色:一是不休息,二是永遠不灰心。
耶穌警告我們要謹防盜賊,因為他們會竊取神原本要賜給我們生命的福分。而耶穌來要叫我們享受更豐盛的生命(約翰福音十:10)。
真理的腰帶 立志拒絕不該做的事
公義的護心鏡 順從聖靈不順從情慾
平安的福音鞋 與神維持良好的關係 (平安的真意)
信心的藤牌 信心不憑感覺與環境
救恩的頭盔 保守我們思想的正確
撒但很清楚牠的戰場就在我們的心;那就是撒但的戰場牠從這裡下手。
所以我們要管理自己的意念,要讓所有心思意念服在基督之下,將我們所有心意奪回順服基督。我們的心思一旦走偏保証惹禍上身。
真理的寶劍 運用神的話
以賽亞書41章10-13節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 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凡向你發怒的、必都抱愧蒙羞‧與你相爭的、必如無有、並要滅亡。 與你爭競的、你要找他們也找不‧與你爭戰的、必如無有、成為虛無。 因為我耶和華你的 神、必攙扶你的右手、對你說、不要害怕、我必幫助你。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3節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要你們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自己的身體. 不放縱私慾的邪情、像那不認識 神的外邦人.
帖前 4:7 - 4:8
神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所以那棄絕的、不是棄絕人、乃是棄絕那賜聖靈給你們的 神。
禱告的貫穿 隨時、多方、不住的禱告
耶穌來要賜你豐盛生命!
自從亞當和夏娃開始,人類就必須選擇相信誰。撒但讓亞當和夏娃誤入歧途,以為不順從神就可以得到所有的東西。悖逆使他們喪失手中所有的東西,他們的餘生只經歷到神原要賜福的零頭餘數。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轉捩點,是諾曼第登陸,從諾曼第登陸之後,盟軍開始轉敗為勝。然而,雖然諾曼第登陸已經決定了大局,但整個歐戰結束,是在諾曼第登陸之後將近一年。因此,在這一年當中,盟軍仍須與德國納粹的軍隊不斷爭戰。這正如同在基督徒與罪惡鬥爭的戰爭當中,耶穌從死裡復活,已經為我們打贏了決定性的一仗,然而,我們就好像活在淪陷區裡面的人,雖然知道決定性的一仗已經得勝,仍需等候勝利大軍的來到,才能完全趕走敵人。求神讓我們不僅能認識魔鬼的真面目,還讓我們穿戴好全副的軍裝,讓我們能抵擋而且能站立得住。
P.S 摘自 活像耶穌 P.18-20
☆ 這是一首安息日的詩歌
安息日的理由有兩個
(1)出埃及記的理由是,上帝在第七日安息,所以我們也當安息。在這一日不做什麼,單單因為存在,這是神聖的,要叫我們知道『不是因為我是誰、而是我是你創造的;不是因為我作了什麼、而是我是你所愛的!』去體驗人「是什麼」比「做什麼」重要。
(2)申命記的理由是,以色列人的祖先在埃及有四百年之久做奴隸,沒有一天的假期,在強調休閒中恢復人的價值。
出埃及記安息日的重點在禱告、敬拜,申命記安息日的重點在休閒、遊戲。而這就是加爾文四百多年前在瑞士宗教改革後,帶領日內瓦會眾所做的事。上午加爾文帶領會眾禱告、敬拜,下午則帶領會眾玩九柱遊戲(Skittle)--一種用九根小柱子和球為道具的運動遊戲。歷史文獻的記載使人覺得很難和加爾文拘謹、簡樸的聲望聯想在一起,但這是事實。
加爾文的宗教改革在恢復人敬拜、禱告的能力和關懷大笑的能力。保守派的守安息日不茍言笑因而失去活力,世俗派在安息日只是玩樂,失去信仰。回到聖經啟示的安息日是要我們重新恢復敬拜、禱告和開懷大笑的能力。
☆ 義人
誰是義人?
義人-敬畏認識神、選擇主道路的人(如 挪亞)創六9
-相信神的話、等候主應許的人(如亞伯拉罕) 創十五6
義人-一個選擇走主道路的人 (箴言24:16)仍必興起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詩篇一1-2)
詩 143:10 求你指教我遵行你的旨意、因你是我的 神‧你的靈本為善‧求你引我到平坦之地。
應許: 義人要像棕樹及黎巴嫩的香柏樹一樣
棕樹的特性:生長在看起來無法生長的地方,但根深深紮在地底、深處一定是水泉。
香柏樹又稱雪松,生長於地中海沿岸1,000-2,200公尺的地帶。樹高 40-50 公尺 (也有高 60 公尺的),木材帶香味,樹枝扁平。分佈於黎巴嫩、西敘利亞及土耳其中南部。
香柏不但有香氣,而且顏色和質地也很可人
在冬季溫度不低於攝氏-25度 (土耳其亞種可忍受至-30°C的低溫) 廣泛用作園林美化。它也因其抗腐性成為建築的上等木材,所羅門王時代建造耶路撒冷的聖殿就使用它。腓尼基人的船隻也以此木建造。
在靈性上 - 與神關係茂盛發旺
茂盛發旺 will flourish
天天與神同行是茂盛發旺的唯一方法。
* 移植
我很喜歡譯本的翻譯:
呂振中 詩 92:12-16
義人發旺如棕樹,長高如利巴嫩的香柏樹。移植於永恆主的殿中,他們發旺於我們的上帝的院子裏。
他像移植溪水邊的果樹,按季節結果子,葉子也不凋零。
移植代表他原來並非如此 -我們原都是罪人【賽 六5】
移植代表他是被刻意栽培 -我們是被揀選的【彼前二9】
移植代表他被期待能成長 -我們要結出果子【約十五2、8】
* 紮根
每個基督徒活在地上的目標,要在短短的一生中,或是七十年,或是八十年,要顯出神的榮耀(活像耶穌),要天天連結於神以神作為基礎。
V.2 早晨傳揚慈愛:每天起來,如何活出活力來呢?如何把神的愛傳揚出去呢?首先就是要讓神的愛充滿,領受神的恩典。雖有艱難環境,但卻有盼望,靠著神的使命與愛,神的話語,以善勝惡,這才是活力的人生。
每夜傳揚信實:神是信實的,是沒有轉動的影兒,我們在一日終結的時候,
詩 143:10 求你指教我遵行你的旨意、因你是我的 神‧你的靈本為善‧求你引我到平坦之地。
詩 37:3 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實為糧‧
在生活上 – 不停成長茁壯高大
生長高大 will grow - 卓越
* 在思想上成長 積極思想的人
成為一個祝福的人 – 打開祝福的口
「我老了,沒用了!」因為上帝要用你。
* 在愛人上成長
成為一個服事的人 – 伸出服事的手
Ex.登傑在部落格中提到他受到的照顧
一個不快樂的人(沒有生命力的生命) 基本上,只關心自己。Erik H. Erikson
快樂的人。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快樂、滿足地生活,根據我的觀察,最重要的理由是他們的眼目注意的是「別人的需求」,而非「我的問題」,他們一直在想著怎樣可以為人付出,因為都在想「自己可以做什麼」,很少煩惱「自己有什麼」。
在人際上– 結果纍纍活出美好
結出果實 will still bear fruit – 有影響力
結出美好的生命果子
聖經最少有」兩種果子:
(一) 聖靈的果子-品德更好:年紀越大越成熟,待人接物、對事的分析、觀察等,會結出更多屬靈的果子,就如加拉太書記載的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5:22)。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非常穩重,非常成熟,讓人有安全感,有威嚴但面目慈祥,容易親近,流露出很多生命的果子。
《屬靈領袖》一書的作者孫德生(Oswald Sanders)就是一位擁有美好聲譽的屬靈領袖,當他九十高齡的時候提到,他是如何提醒自己注重品格:「這些年來,每三個月我會定時問自己:『孫德生,今天的你是否比三個月前更有愛心?』『你有沒有比三個月前更有忍耐?』『你是否更喜樂?』」而他這樣定期問自己問了九十年,難怪他可以成為一位名符其實的屬靈領袖。若我們被神託付要完成祂的工作,那我們的品格應該要能反映基督的品格,聖靈會在我們的身上更新變化,使我們越來越像基督。
(二) 生命的果子-領人歸主:因你的生命長時間受 上帝的塑造、更新後,能吸引很多人來親近主、認識主,讓上帝的名得榮耀。
在心智上 – 不斷學習長綠不衰
長綠不衰 will stay fresh and green
進入新的一年你也自然多了 一歲!
這世上有兩種東西是一去不返的,Œ時間健康
根據2002年聯合國的統計,60歲以上的人約有6億2千9百萬,即10個人中有1個老年人(雖然很多人在60歲時仍不願被稱為老年人);估計2050年時全世界將有20億60歲以上的人,5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台灣也已進入了高齡化社會(按聯合國標準,一國 65 歲以上人口佔 7 %以上即定義為高齡化社會,台灣目前是 9.7%)
因年齡的延長,年長者的比例將越來越大,影響到社會的結構,家庭的結構,也影響到教會的結構。
* 你所期待的 你就得著
作重要的事
*不斷學習 學習,並對準神永恆的心意
學習不是隨機的、不是即興的、不是點狀的,而是深思熟慮的且是線型的,一樣東西學久一些、學深一些,讓學習的成果可以真的在生活裡派得上用場;最重要的是,生命有限,我希望自己所學習的東西與神對我的呼召是有關的。 不少酷愛學習的人,常常東學西學,所學的東西彼此間並沒有什麼關聯,或者是只上一期課程,剛剛入了門就又換其他的內容,永遠都在各式各樣的「初級班」裡打轉…我覺得很可惜。人生不能永遠都是「搵豆油」式的淺嘗即止,要選少樣東西,深入耕耘。
設想十年之後的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然後以三年為一個單位,慢慢累積自己在這方面的專業能力,讓這件事在我們退休後,可以發揮很好的價值,如養成一個很好的運動習慣;練一樣樂器;學第二外國語;學插花、編織、拼布;寫作班;在神學院的延伸制裡,一次只選一門課…等等;一季、兩季,不覺如何,五年下來,一定會發現往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又靠近了些。
所做的事或所上的課,與十年之後的自己要「為上帝做些什麼」是密切相關的;並且在這些學習中持續禱告尋求神的心意,求神指導我把時間和資源花在祂要我努力的方向上,不偏離主的心意。
生命是往逐漸年老的路前進的,這是上帝訂的自然律,
「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4:16
但神也應許我們「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篇 92 篇 14 節)。